“六十里没多远,行军快些一天就可以抵达。”
陈鸣摆了下手:“走,咱们去见见那位村长,这次宁可多花些银子,说什么也要找个向导带在身边。”
……
遥远的北疆此刻已经是天寒地冻时节。
早上一旦起雾,要不了半个时辰城墙、城垛上就会结上一层冰,滑不留手。士兵们就开玩笑的说:“这个季节那些辽狗来攻城可就好玩了,不用咱们出手他们都爬不了城。”
值哨的将领们装模作样的训斥万他们后,自己也忍不住偷笑。
段大兴带着妻子一起巡城来了,身后跟着两个贴身丫鬟和二十个亲兵,看到城头上依旧存在的那些守城器械机关,周婉瑜好奇的问问这个摸摸那个。
点大兴很是得意的样子向她讲述:“这些都是那位小王爷想出来的点子,在之前的守城战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杀死杀伤辽兵无数。”
“看来那位小王爷确实有本事。”
“岂止是有本事,他简直就是个奇才!你想想,初到北疆的时候他带的兵马连一万人都不到,却能在草原上和辽寇鏖战一年之久,而且还是百战百胜未尝一败,这谁能做得到?反正我是望尘莫及。”
周婉瑜笑了:“是是是,他是个用兵奇才而您段大将军是个废材,哈哈哈。”
“我不是废材而是块劈柴。”
“为什么是块劈柴?”
“因为天气太冷,用我这块劈柴可以让我妻儿老小生火取暖。”
这话说的让周婉瑜哭笑不得,她这位夫君以前是个不苟言笑的冷面汉,可这次回来之后她发现段大兴完全变了个人似的,不但说话开始谈笑风生,而且时不时的还会在她耳边说些温存体贴的暖心话。
这个疑问她憋在心里好久,这次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你怎么变得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这样的话在里嘴里是永远都说不出来的。”
段大兴居然有些难为情的样子:“这也是跟那位小王爷学的,我经常看到他软语温存的跟那两位小王妃说话,觉得应该跟他学学。”
“这么说起来,是那位小王爷让你开了窍,那我回头可真得好好感谢一下他才行。”
段大兴喟然长叹:“唉,就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再来北疆,青州城里的将士百姓们都很想念他们,立的那座石像前,每天都有很多人去给他们烧香祈福长盛不衰。”
这是大实话。
周婉瑜上街路过那座石像的时候,每次都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可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享受到万千百姓纷至沓来,献贡生祭的这种殊荣。
可她也知道。
那几位都是身份显赫尊贵无比的人物,上次领军来北疆抗辽师出于临危受命,现在大宋和辽国已经相安无事,他们多半是不可能再有机会来青州城的。
“相公,他们来不了咱们可以去呀,等你进京述职的时候带上我和孩子们,咱们多带些北疆的特产登门拜访不就结了。”
段大兴有些尴尬:“等我进京述职那得等到猴年马月了,青州城不可一日无主,我哪里能分身他去,我想去皇上也不会准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