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最近幼常的确是进步不小,亮当年的隆中之言的确是已经不能适用于如今了。
不过幼常能够说出如此话语,倒是让我等颇为吃惊的。
若是以幼常来看的话,那如今我大汉应该如何?”
诸葛亮的这些话已经将自己的意思表达的很明白了,那就是要重用马谡。
只不过这一次诸葛亮在刘禅的劝说之下,总算是放弃了让马谡去军中发展,而是作为侍中老老实实在他身边,在朝廷出谋划策。
而刘禅劝说诸葛亮的理由也非常简单。
“日后我大汉北伐,定然是以相父出正军威压曹魏,而朕则是出奇兵绕道而行。
朕身边需要谋士辅佐,郑公心思诡谲却又不是一心为公,当在朕的身边扶持。
而相父出征必然是亲临前线大军迁移。
蒋琬,费祎等人虽好,但心思尚且欠缺些许。
马谡有窥探人心之能,对朕对相父都是忠心耿耿,此人或许不可担任朝中重臣,但在朝中巡视朝臣,以防有不轨之人做出祸事还是足以胜任的。
日后就让马谡在朝中做个监察之人,怎么也好过当年江东那个祸害!”
刘禅的这些话让诸葛亮考虑了很久,对于马谡他还是很有感情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马谡那战死的兄长马良,也是因为马谡真的有这个天赋。
但这些年其实诸葛亮也看出来了,先帝说得没错,马谡可用但不可重用,因为他有着世家子弟的毛病。
而且还是很严重的毛病。
那就是天赋和能力都是上上之选,但言过其实,吃不得苦!
简单来说,杨仪虽然嘴臭但是他能做事,魏延虽然倨傲但他能够镇守一方,马谡...看似温和实则总是会差上临门一脚。
因此诸葛亮虽然感觉可惜,但也只能按照刘禅的想法来做。
如今大战在即,诸葛亮这一次也是对马谡最后的考核了。
而马谡也的确是未曾让他失望,除了主动提出放弃当初的隆中之策外,马谡也直接提出来了另一个想法。
“既然如今我等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如把江东也一并算计进去。
与其时时刻刻担心江东来犯,不如主动引诱江东出手,就如同当年的合肥之战一样,让江东从此对我大汉丧胆,这样最起码短时间不用担心了...”
“不可!”
就在马谡刚刚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一旁的廖立却是直接站了出来,毫不犹豫的打断了他的话语。
“幼常的心思想法是好,老夫也无意为难你这小辈。
只不过你马幼常还是太过于意气了一些。
并非是老夫和那江东有什么勾当,只是老夫希望在座的诸位都明白一个道理。
那江东虽然让人恶心不齿,但是江东毕竟是我等的盟友,如今天下三分,曹魏独占天下半数还多。
而且这些年我等在休养生息,那曹魏也不是在自甘堕落,据我等所知,曹魏的粮草辎重比之我等多数倍不止,兵马更是随时可以抽调十余万众。
相比较于曹魏,我等这一次只能抽调南中,武陵蛮夷兵马不足两万,各营兵马一万有余,加上西北抽调的兵马也不过就是将将不到五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