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何?”
“不知道,但陛下的目标一定是公孙恭!”
“为何?”
“你没发现陛下这段时间为那公孙渊出谋划策的时候,一直在避免公孙恭的威望么?
公孙恭本就是当初辽东的无奈选择,而且此人听说还不能人道,他连个子嗣都没有,对于公孙渊来说就不是一个威胁。
只不过公孙渊有些过于急功近利了,这才做出来了逼叔让位的举动。
陛下这段时间一直在告诉公孙渊,这公孙恭不算什么,就是为了让他对公孙恭放松警惕罢了。
等到时机合适,陛下自然会出手。
有公孙恭来掌控局面,我等只需要将兵马拿到手中,加上陛下不断怂恿公孙渊穷兵黩武,他威望本就不足,再被陛下这么一折腾也就彻底没希望了。”
“唔...”张苞此时忍不住连连点头,然后很是严肃的看了身旁的郑度一眼,“这真的能是陛下想出来的?”
“....”
“末将倒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陛下这虽然连战连胜,但很多时候总感觉糊里糊涂...嗯...末将自然那是相信陛下的!”
张苞这个大嘴巴也终于是在郑度的注视之下,慢慢的将声音缩小,直到彻底不可闻。
而郑度也是忍不住再次在张苞的头上敲了一下。
“陛下的确是看上去糊里糊涂的,但你别忘了陛下这些年什么时候做错过?
说到底陛下只是小事糊涂,大事明白而已。
陛下比任何人都清楚,大汉的小事情有丞相,有这满朝文武,他不需要也不想管。
但是这战事,这北伐,这大汉的路,陛下看得清楚着呢!”
郑度的话语终于让张苞的脑海里面有了一些画面,那是刘禅那一张成天乐呵呵的脸。
但的确就是在那么一张笑脸的带领之下,大汉已经逐渐走到了曾经先帝在位之时还没有走到的地步。
“陛下是什么时候开始带着大汉走到这一步来着?”
“你不知道么?”郑度看了那张苞一眼,然后再次嗤笑一声,“老夫也不知道,恐怕这天下的人都想不起来了。”
“....所以,陛下是大智若愚?”
“老夫反倒是觉得,陛下这是懒得明明白白,憨得清清楚楚!”
“....”
建兴四年十一月,汉军大将张苞连战连捷,以先锋之姿直接攻入高句丽腹地,兵临都城之下。
不等高句丽国王伊夷模派出使者前来商谈,姜维就已经带着拔奇及其他所谓的复国大军出现在了城下,并且一日时间就攻破了这高句丽的都城!
高句丽国王伊夷模发现城破之后立刻带着心腹逃跑,结果却是被早就埋伏好的郑度抓了一个正着。
至此,高句丽王位再次变换,而高句丽新王拔奇也在姜维和张苞等人的注视之下,签下了对大汉以及对辽东郡公孙渊称臣纳贡并将税收一半缴纳辽东的文书。
当然,也同样允许辽东派兵进入高句丽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