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预的面前都黯然失色。
而最让人感觉到惊讶的是,杜预不但成为了青城山最为耀眼的弟子,更是在少年之时就破例加入大汉的议事之中。
甚至刘禅特许他在青城山处理一些益州的政务,从而加强对其的历练。
以至于这个习俗如今仍然保持在青城山上,让更多的学子在求学之时,就开始逐渐接触这些事情。
而杜预这些年最大的功劳,就是在诸葛亮和刘禅的准许下参与新大汉律的编纂之事。
因为多年的战乱,和这些年的天灾人祸,让如今的天下和大汉立国之时,乃至桓灵二帝之时早就完全不同了。
因此无论是当年的大汉律,还是孝桓皇帝与孝灵皇帝在位之时屡次更改过的大汉律都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了。
因此一直希望继续延续自己恩师诸葛孔明整顿吏治这个思想的杜预对于律法可谓是格外的上心。
而且也格外的精通。
在重修大汉律上,杜预从一个破例参与之人,慢慢变成了主修之人。
可即便是如此,杜预非但没有惹来什么人的嫉妒,甚至他在青城山学子之中,威望和人缘都是极好的存在。
宽容大度,做事沉稳,性格温和...他的身上几乎具备了人世间所能够想到的所有好的词汇。
直到刘禅远征归来,杜预总算是带着吕乂,镡承,向朗,黄柱以及陈震等人将大汉律重新整理了一遍。
但杜预仍然觉得,如今的大汉律还不足以应对大汉乃至未来天下的事情。
只不过此时的杜预,已经走到了自己的瓶颈之上,他的天赋不足以继续弥补他阅历上的不足。
因此在请教了诸葛亮之后,便请命刘禅希望让他去蛮州游历。
并且希望自己可以进入军中...
而这一次的交州之战,也可以说是杜预在游历之后的第一次出场。
虽然早就知道了杜预的天赋和才华,但诸葛亮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心。
看着难得有如此神情的相父,刘禅这个向来听话的皇帝,此时反倒是忍不住揶揄了起来。
“相父在担心什么,如今那孙仲谋自顾不暇,他难道还敢在这个时候增兵交州不成么?”
“陛下说笑了,以元凯的能力,只要不是陆逊亲来,他总不至于会吃什么大亏的。
更何况还有德信与伯约从旁相助。
只不过亮深知元凯这个孩子看似性格平和,但实则也是有自己的傲气。
他一直想要建功立业,想要真正在这天地之间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此战亮从来不担心他会输。
亮担心的是...元凯赢的不能让他自己感觉到满意...”
看着一脸愁苦的诸葛亮,刘禅的嘴巴忍不住微微张开,似乎想要说点什么。
但是最后还是默默的将嘴巴闭上。
只是在他的心中,再次为孙仲谋感觉到了一阵悲哀。
同时,刘禅也在诸葛亮离开之后,让人给杜预带去了自己的旨意以及一样东西。
“去将朕的佩剑送到杜预的手中。
告诉他,这东西...在战场上比我大汉的节杖还要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