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光带着满脸的纠结离开了皇宫。
当初诸葛亮提拔他为大司农并非是因为他的学识如何渊博,而是他的名望深重之外,还有着十分严谨的态度。
孟光不似来敏,经常口无遮拦说些不该说的话语,同时他所认可的治国方式和诸葛亮颇有几分相同,虽善儒道,却都是希望以法治国,不喜欢动辄怀柔,更不喜欢大赦二字。
同时孟光的性格不惧任何问题,别说地方上有什么人或者势力想要上下其手,他在朝堂若是有看不顺眼的,敢指着费祎的鼻子骂,对诸葛亮也是不会多么客气。
在诸葛亮的眼中,费祎没有董允的手段,但是却有着董允的性格,做个直言敢谏之臣却是最好不过的。
大司农执掌大汉钱粮就是需要这么一个人给大汉看着裤腰带,省得哪天大汉要动兵了,突然发现自己的钱粮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所以孟光自从担任大司农之后,每日都对着大汉的钱粮账簿日夜钻研,甚至睡觉都要抱着那些竹简账簿才行。
今日这是孟光第一次以大司农的身份面对这位陛下,也是自己曾经的弟子。
或许是身份不同了,所以孟光再次听到刘禅的这些话语,虽然都在意料之中,但仍然还是有些激动的。
作为君主,能够对待臣子到这个地步,哪怕孟光不是这个受到优待之人,孟光也是忍不住有些感触的。
虽然按照这位陛下的说法,大汉还要耗费不少钱粮用在丞相府中,但...比之前修缮未央宫,修建皇家禁苑这些花费浩大的工程,那可是少太多太多了。
甚至于到了最后,刘禅再次叫停了自己修缮陵寝的事情,连同修缮先帝和大汉历代皇帝的陵寝都先行叫停了。
“这些年既然要好生发展,那就不要随便折腾了。
若非是相父和我大汉的无数忠臣良将的拼死奋战,父皇现在还在成都躺着呢,能够回到我大汉的皇陵之中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想来父皇也不会怪罪朕的。
至于我大汉的历代先帝...当年羌胡在他们坟上策马狂奔那是何等的羞辱?
朕如今肩负大汉子民,只能保证他们不再受到侵扰了。
至于其他...朕必须要先保证大汉子民的安康才行!”
这些话说得让孟光颇为感动的,有如此仁厚的陛下,对于这大汉的百姓,甚至对于如今这个天下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为何如今诸葛丞相和这位陛下的威望如此之高,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如此之重。
归根结底,不就是因为他们给了这天下的百姓一条活路么?
虽然这大汉的百姓过得苦,但最起码他们还有活路啊。
为何天下百姓越发的怀念大汉,还不是因为,即便是背负了无数骂名的孝桓和孝灵两位皇帝,当年百姓也不是说完全活不下去。
但之后的国贼董卓出没,霍乱朝纲,劫掠天下。
李郭内斗,战乱频发,肆意劫掠。
曹操屯田,规矩严苛,索要甚多。
最后再加上世家豪强们的层层下手,这群寻常的百姓之人甚至连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了,甚至都不能反抗。
毕竟黄巾都不在了...
如今在大汉这里,这条不算活路的活路,那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
“这场大乱...早些结束吧,结束了...这天下就真的还有希望...”
离开皇宫的孟光,看着逐渐晴朗的天空,也是忍不住发出来了一声低沉的感慨,然后带着一脸笑容朝着自己的府邸走了过去。
今日休沐...但孟光并不想浪费时间。
大汉在刘禅回归之后并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甚至变得比曾经更加的刻苦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