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景...似曾相识啊!
不过此时曹羲也没有心思回想当年的司马仲达了,直接来到了诸葛亮的面前躬身拜倒。
“曹羲,见过诸葛丞相!”
“嗯...昭仲当年也是曹魏重臣,在曹魏官员的口中昭仲也是曹魏不可多得才,只可惜曹芳不肯重用昭仲。
而司马仲达竟然如此心狠手辣,不顾誓言行下那等恶事。
不过日后昭仲来了长安,在我大汉只要安心做事,定然是可以不再担心的。
即便是壮大你曹氏...也未尝不可。”
“羲,多谢丞相。”曹羲此时除了道谢之外,也的确是说不出什么其他的话语了,“不知道丞相今日将羲召来是有何事吩咐?”
“无他,只是亮曾经听闻了曹魏朝堂的一件事情,想要请昭仲前来验证问询一二罢了。”
“还请丞相吩咐,羲定然是知无不言。”
“听闻当年司马仲达曾经在曹魏的朝堂之中论过,是否要取消九品中正之法。
不知道可有此事?”
“不敢欺瞒丞相,的确是有这件事情,但最后...并未得到同意。”
“为何?”诸葛亮轻摇羽扇,脸上还带着几分笑意,“听闻昭仲当年也是不认可废除九品之法?”
“羲并非是不认可废除九品之法,只是觉得这个建议...没有任何的意义罢了。”
“昭仲可否详细说说,亮也好让这些人听一听昭仲的高见。”诸葛亮说完之后,还直接看向了依旧跪在那里的费祎等人,“起来吧,一会儿陛下来了见到你等如此模样,成何体统。
难道还觉得陛下的头不够痛的么?”
“.....”
诸葛亮的训斥让众人有些尴尬,不过好歹是可以捶着自己发酸的双腿缓缓站起,然后默契的走向了自己的位置依次站定,却是不敢在诸葛亮开口之前坐下了。
而诸葛亮也没有管他们,直接看向了曹羲,示意他可以继续了。
“丞相,羲也早就听说过丞相学究天人,乃是大汉的镇海柱石。
不知道丞相觉得当年陈群提出来的九品中正之法...有什么问题?”
“昭仲想说什么?”
“当年陈群陈公拟奏九品中正之法,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
当这些大小中正产生之后,由朝廷向他们分发文书。
并且让他们在该这文书之中将人才分为上中下共计九等。
此文书的内容则是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州府郡县之中的名士。
朝廷甚至专门说出过,无论这些人是否出仕,身份,门第全都要登记其上。
在这由朝廷分发的文书之上,需要由各个中正详细记载其年藉各项。
然后再统一来分别品第,并加评语。
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这才是最开始的九品中正之法,从地方人才的选拔,到如今朝堂之上的升迁与罢黜贬谪都一目了然。
而且层层递进....丞相仅仅是看这个内容,九品中正之法,哪里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