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所以是大汉,就是因为这么多年从来未曾放弃过对已经没有希望的局面做出反抗。
即便是被很多人评价为昏君,甚至已经有一种臭名昭著之感的孝桓皇帝与孝灵皇帝两人,都没有放弃对这个天下的改变。
即便是孝灵皇帝,当年卖官售爵的时候,也试图用印刷之法改变这个天下。
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都失败了。
不过这些事情却也给了大汉足够的机会,在马钧人生的最后阶段,或者说在他最为得意的时候。
刘禅给了马钧九卿之一的少府之位,给了他真正的爵位,让他得以封侯,从此光宗耀祖让家族都要以他为荣。
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再次找到了马钧,问了他一句话。
“德衡可想名垂千古,被万人敬仰,日夜供奉?”
就是这么一句话,直接让已经心满意足的马钧再次提起了自己的心气儿,如果说之前马钧还会有些怀疑的话。
那么在真正做到了九卿之一,成为家族荣耀的马钧,现在对于诸葛亮那可以说得上是无比信服了。
而诸葛亮让他做的事情也非常简单,放弃所有现有的成就和地位,前往荆南之地,潜心研究纸张等事。
诸葛亮临行之前将当年孝灵皇帝印《论语》等七卷典籍之事告诉了马钧,也是告诉了他这么一个可能存在的记载。
除此之外并无更多的帮助,就仅仅凭借着这些,加上如今的左伯纸与记载之中的雕版要做到这一步。
马钧这些年无异于是从无到有重新开始一遍,尤其是他对于这些东西其实丝毫都不了解,但他是诸葛亮想到的唯一人选了。
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马钧将近十年的潜心研究,总算是摸准了当年蔡伦是怎么把纸张改良出来的了。
之后再顺着左伯纸的方向不断加以改进和测试,耗费了数之不尽的钱帛之后,总算是有了今日的这二十四本为一卷的《兵书二十四篇》。
当崔游打开这兵书之后,虽然他对于兵书之中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兴趣,甚至对于很多地方都是感觉到完全无法理解。
但他是一名学者,他抚摸着这书籍上的纸张,感受得到这纸张的温度和柔软,轻轻搓动,没有和之前的纸张一样一碰就碎。
脸上也终于慢慢有些笑容。
但是在笑容之后,还有那么一闪而过的纠结。
“丞相,此物....”
“造价极为低廉,而且所印越多越是低廉,所以亮打算用此物来打造一批寻常的典籍。
诸如当年太史公所著的《史记》还有《春秋》《论语》等等....最重要的是,亮如今打算先行制定一本《说文解字》来送到各个郡县。
同时,亮还知道,这天下的世家之中是有着许多给孩童在启蒙之时也是有着和自己专门的手段的。
子相也是出身并州豪族,可否....”
“这不是什么问题,丞相若是需要,明日游就能够帮助丞相拿到一份儿我等世家启蒙之物。
只不过这名录之中有不少山鸟虫鱼,这些图画...”
“放心,亮已经准备了数千名工匠。
亮知道这件事情开始最是艰难,但既然已经开始了,那就不会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