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话语让一旁的杨仪愣在了原地,等到他反应过来之后也是忍不住嗤笑了一声。
“的确是末将多虑了...丞相英明!”
“去吧,这一次进攻需要调动的粮草辎重不少,你不可出现什么纰漏。
另外想来王双已经带着禁军进入了上庸郡,去打探一下南阳郡和宜都郡的情况,一旦有王双的消息之后,立刻禀告老夫。”
“诺!”
杨仪得到了诸葛亮的明示之后,也算是对战事彻底放下了心。
同时杨仪也彻底明白了这一战对于丞相的意义何在,除了解决曹魏的司马懿之外,丞相还想要顺势解决掉大汉军中的一些弊病和问题。
作为诸葛亮的心腹,也是大汉几大刺头之一,杨仪的能力毋庸置疑,同时杨仪让人讨厌的程度也是毋庸置疑的。
这一点不仅仅是他傲气凌人的脾气,还有一点就是他极为看不惯军中的那些事情,尤其是....军中的一些将领们更是有些过分了些。
靠着陛下的纵容,动不动就弄出来一些惊喜。
当然,也有时候当真是惊吓!
比如当年杜预平定江东的时候,直接把太子给送出去了,杨仪知道那是丞相的弟子,也知道最后杜预战功太高,他也不好直接说些什么。
但这不代表自己就能够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对其的所作所为认可了。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杨仪也不想多说,但那一战因为爆发的太过于突然,直接导致大汉的皇帝和太子都折在江东。
杨仪是很想问一问杜预的,他是觉得大汉是有多大的福气才能再扛过去一次灭国之危?
只不过这些话,大汉的很多将领官员都知道,可陛下的佩剑就在那些人的腰上面挂着,而丞相虽然被陛下称之为相父,却也不好直接将陛下赐予的佩剑和权力收回去。
这样会折损陛下的威望,也会让某些人胡思乱想。
最重要的是,当年陛下的确是依靠他们的“自作主张”才为大汉打开了局面,让大汉成长到了这一步。
可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大汉几乎是到了覆灭的边缘,大家都是苟延残喘,谁也不知道能不能继续坚持到什么时候。
陛下带着连偏师都不算的兵马在敌后来回折腾,所以自然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权力来展现他们的才华。
可是今日,大汉已经占据了半数天下,双方的厮杀也从当年的小股兵马来回折腾试探,变成了真正几万,十几万甚至是...共计几十万的大军在数个战场互相厮杀。
在这种战场之上,如果将领们还是和之前一样,总想要自己搞出来点什么动静...那对于整个战场来说,简直就是找死。
而且还会将大军都给拖累死的!
杨仪知道这一点,他相信自家的丞相与曹魏的司马懿肯定也知道这一点。
只不过之前杨仪没有往这方面想过,也是因为自家的丞相一直也在纵容这种事情,给将领们一些自主性,不会完全限制他们的所有行动。
所以这件事情,也就没有人提出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