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并没有被诸葛亮直接留下,同时司马师的诛心之言让诸葛亮沉默了下去。
但是却没有让诸葛亮彻底放弃自己的希望。
他只是看了司马师许久,一句狠话都没有留下,直接摆了摆手让司马师离开了。
而对于诸葛亮的这种态度,司马师也没有多说什么,甚至这一次都没有躬身行礼便直接转身离开了。
这种粗暴无礼的模样,和他之前可谓是大相径庭,甚至...他都有一种要在司马家灭亡之前,把这位诸葛丞相一起拉下水的冲动。
对于司马师的想法,诸葛亮看得清楚,甚至不仅仅看出来了他想要最后拉自己下水,甚至还有最后的一次绝地求生!
在司马师离开之后,诸葛亮背后的屏风之后,一名并不算年轻的大汉臣子也带着一脸阴沉的走了出来。
“恩师...请准允预亲自带兵,覆灭司马氏...预保证,不会让他们活下来一个!”
此时的杜预从诸葛亮的背后走了出来,脸上的凶狠简直已经到了压制不住的地步。
这些年杜预也是逐渐再次进入仕途,毕竟他和刘璿的关系就摆在这里。
加上刘璿也需要让杜预帮助自己治理天下,若是一直让他在府邸之中幽闭也不合适。
因此便给了他不高的官职,让他这些年除了陪刘璿出谋划策之外,就是安心整顿律法。
要将大汉的律法从头到尾继续梳理一遍,将德行,律法还有大汉的所有方面全部重新编纂。
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工程,需要将商贾,朝堂,百姓,还有胡人等诸多方面都涉及到。
毕竟诸葛亮当年提出来过一个很重要的论据。
“百姓之家与豪族之户所需不同,所想不同,所顾忌也有所不同。
若一概而论则对天下黎民并不公平。
世家豪族除了本身的律法之外,需要对其有较高的德行要求,毕竟他们的地位需要有德行操守来保证。
但寻常的黎民,若是也要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要求对方,这太过于严苛了一些。
若是有心向上的话,他自然是会注重德行。
可若是他们只想要活下去,还要如此要求,则会让他们过于生活艰难甚至感觉到沉重的压力。
同理,如果世家豪族和寻常的黎民百姓一样,以律法为基准,那么德行只凭自觉。
则会让他们家族之中许多无望之人或者有心之人,才在律法的边缘枉顾德行。
这样对于天下黎民,同样不是好事!”
至此,杜预留下了自己苦心孤诣写出来的第一版律法,然后再次带着他的人投入了大汉律法的改造之中。
除了世家豪族和寻常的百姓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问题,比如商贾之间需要有商贾自己的律法来约束他们。
这是在大汉整体律法之外单独的律法...
同时,还有类似于工匠,军伍....
可以说新的律法涉及到了大汉的各个行业,甚至还会不断的增加,这样做的后果很明显。
不但工作量变得极大,而且和当年的大汉律...有点相似了!
但杜预也很清楚,当年他是为什么要反对大汉旧律,非要设立如今的新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