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监督韩九德则让那少年拿出印信自证身份,这如何拿的出来?对了,陈子龙的家仆信誓旦旦,是他载着太子自济宁一路南下。”
“嗯,我进去瞧瞧!”
柳如是点了点头,提步入内。
过了垂花门,就见院中,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气宇轩昂,面色冰冷,身后一名年岁稍小的女子,左臂管空荡荡。
钱谦益正向一众官员打听情况。
少年身侧,一名太监模样的中年人怒道:“韩九德,我是高起潜,你不认得我了?”
韩九德阴阴笑道:“高公公谁人不识,可咱家认得高公公,也不能证明这少年便是太子吧?皇上已经得知了此事,不如先进宫,与皇上说说话。
皇上言之,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请罢。”
“听说了没,这孩子是闯逆派来祸乱我朝的,到处都在传呐。”
“按说北边兵荒马乱,他怎么过来的?”
“皇上呐,就是太仁慈喽,要我说,不如交给锦衣卫审一审便知真假。”
人群中,又有议论。
周猛手按刀柄,望向太子。
太子眼里闪现出悲哀之色,院里不少人都有印象,比如刘正宗、李景兼,还有曾短暂担任过东宫伴读太监的丘执中。
他不信这些人认不出自己,也盘问了多番,对答并无错漏,却是只有吴伟业和杨廷麟认自己为太子,其他人要么含糊其辞,要么左推右托,就是不肯给个实话。
还有一些确实弄不清真假,杵一边不吭声。
这就是我大明的臣子啊!
虽说小朝廷奸臣当道,可马士英也有手腕,臣子都落了实惠,谁也不想改变现状。
更重要的是,小福王昏庸,易于愚弄,谁愿意头上顶着个明主呢。
想父亲崇祯,在位十七年,那是杀的人头滚滚,尤其是督师、内阁首辅、兵部尚书,杀了一个又一个,谁不心有余悸?
谁不怕再出一个这样的皇帝?
唯有小福王这样,才受群臣喜爱。
哎,只有先生真心帮我啊!
太子心里,无比思念姜黎,只盼着姜黎尽早回来。
“钱大人,你德高望重,也来说说吧。”
有人攒唆钱谦益。
钱谦益也不好不吭声,向太子拱手道:“本官并未见过太子,实不便妄言,不过既有皇上相邀,不妨先入宫,叔侄间总能说上话,倘若真为太子,朝廷当以皇子之礼荣养。”
太子清楚一入宫门深似海,死在里面都说不清楚,当即回绝道:“我并无入宫之意,我那叔叔,时机成熟时自会去拜访,但不是现在。”
“呵,连宫都不敢进,还说不是假的?”
韩九德冷笑。
“若是姜公子在,岂容尔等放肆?”
长平公主忍无可忍!
“哦?还有一个?人呢?”
韩九德眯眼扫视。
高起潜哼道:“太子爷与公主便是由姜公子一路护送回来,如今出门办事,算算日子,也该回来了,咱家奉劝一句,不认太子也不是太大的事儿,却莫要将事情做绝,否则姜公子得知,怕是饶不得你们!”
“哈哈哈哈~~”
韩九德大笑:“大伙儿瞧瞧,这倒是威胁起咱家了?咱家还偏不吃这套,来人!”
一群锦衣卫涌入院中。
“谁敢?”
周猛与那两名军卒踏前一步,拨出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