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米国互联网企业发现星辰集团已经在华夏互联网领域筑起了铜墙铁壁,他们就开始琢磨怎么一起对付何成的事情。
在多次接触后,在华互联网公司发展联盟正式成立。
在华互联网公司发展联盟是由多家米国互联网公司参与的,只针对华夏互联网市场而存在的合作组织。
6天前,在华互联网公司发展联盟召开了一场内部会议。
“华夏开始推广宽带了,而且星辰集团参与了宽带的推广,看来这个华夏市场的互联网发展速度又要上一个台阶了。”
“华夏真的很有可能成为我们米国之外最大的互联网发展地啊。”
“所以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这个市场。”
“可问题是星辰集团几乎把市场蛋糕吃完了,根本撼动不了啊。”
“星辰集团能稳住这个市场,有四个核心要素,第一,入局早,几乎每一个互联网产品他都能抢到先机。”
“第二,免费,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对消费者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对竞争对手来说,这则是最大的挑战,免费对企业而言意味着看不到头的烧钱。”
“谁都不知道星辰集团到底打算免费到什么时候。”
“第三,星辰集团的品牌力以及何成的个人影响力,在华夏,他就是年轻人心中的创业偶像。”
“还有一点是产品的关联性,星辰集团的互联网产品有很强的关联性,产品之间互相扶持,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闭环。”
“但看到华夏最新的政策,我觉得我们的机会可能来了。”
“哦?什么机会?”
“两个机会,首先,华夏网民数量的增长率会进一步提升,那我们就可以把目标客户定位在新网民身上,试着抢这些新网民。”
“其次,电子商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互联网产品,它跟即时通讯,门户网站等产品的关联度很低,那我们就可以以此作为突破口。”
“何成不是特别喜欢借力打力么,那我们这一次也借一借何成的力,让他在前面卖力推广互联网,我们在后边利用他的成果。”
“这也是今天要开会通知大家的事情,看到何成启动电商业务,看到华夏方面对于互联网基础建设的态度,亚马逊和eBay都准备行动了。”
“这一次,我们最好从一开始就能联手!”
8月26日,山田来到了在华互联网公司发展联盟。
他在这里呆了足足两个小时。
走出大楼的时候,山田的表情十分复杂,有些无奈,有些不甘,又似乎有一些庆幸。
...
9月5日,何成受胡奇之邀来到了沪上华虹,并在这里见到了一个人:张如金。
胡奇今天邀请何成过来有两件事情,一个是参观,另外一个就是跟张如金见面。
“恭喜星辰微电子顺利创办。”刚一见面,张如金就有些激动的握住了何成的手。
何成创办星辰微电子的事情在沪上半导体圈子里已经传开了,张如金自然知道这件事情。
“多谢张总,我听胡总说,您有很重要的事情找我?”何成开门见山的问道。
这场会面是张如金拜托胡奇安排的,毕竟张如金之前跟何成没有任何的交集。
见何成这么直接,张如金倒也不意外,甚至看起来很喜欢这种直接,“在我的理解中,应该是很重要的事情。”
“那不知道具体是...?”何成伸出另外一只手做了个请的动作。
“我想在沪上建晶圆厂。”
何成眼神微动,“这确实是一件大事。”
“没错,所以在建厂之前,我必须先跟何总见一面。”
“为什么?”
“因为我需要帮助。”张如金坦诚的说道。
“想要在大陆建晶圆厂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瓦森纳协定悬在头顶。”
张如金看了一眼胡奇,“如果搞不定瓦森纳协定的话,永远不可能成为国际一流的晶圆厂。”
“可我想建的,就是国际一流的晶圆厂,属于华夏,立足大陆的国际一流晶圆厂。”
“所以思来想去,我现在是计划是这样的。”
“首先,我会通过我的各种人脉资源以及经验,在不平等协定的利剑之下找到一些机会。”
张如金这句话何成是信的,一来,未来的结果证明张如金确实做到了。
二来,何成最近刚用自己的方式,从霓虹国那边搞到了一些其实违反协定的技术。
瓦森纳协定终究只是落在纸上的东西,可执行协定的可都是人。
凡事有人参与的事情,都必然存在破绽。
“其次...”张如金的声音还在继续,“我有办法通过股权操作,打造出一家国际企业出来。”
“我会拉一些不关心技术,只关心利益的国际资本过来,特别是拉一些米国资本过来。”
“然后我打算再从新佳坡和香江拉几个资本过来。”
“毕竟大陆芯片需求量的发展趋势和大陆的人力成本优势摆在这儿,从利益角度出发,在大陆建厂完全没毛病。”
“到时候,我再把公司注册地往开曼群岛一放,我就能在沪上搭建出一家股权复杂的国际企业出来。”
“只要我咬死这家企业的资本属性,只要我咬死这家企业开在沪上是为了利益最大化,我就能削弱瓦森纳协定的限制力度。”
果然还是跟曾经一世一样的思路啊。”何成心中暗道。
曾经的华芯国际就是靠着这一招,成功在沪上建厂并且在前期获得了不错的发展空间。
但也因为这个玩法,才让台积电有机会把张如金踢出局,而且在最关键的设备上,终究还是受制于瓦森纳协定。
所以知道弊端的何成直接道,“我大概能明白张总的意思,可问题是如果这家公司真的能发展起来,在达到一定影响力时,不管是台积电还是米国,必然不会再给模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