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的发展困境主要就是出在态度的摇摆上,但我相信这一次由贵公司引发的这场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企业竞争,会让我们内部的摇摆向着更开放的方向偏移。”
“孙总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何成低着头,一边翻看文件一边问道。
“因为竞争。”孙振意笑着摇了摇头,“其实在我们霓虹国,很多人并非反对互联网或者不相信互联网,就是消极,就是不想重点发展互联网。”
“这是一个产业排序和战略规划的问题。”
“可现在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太疯狂了,外部的环境压力会给很多人带来认知上的影响。”
“当然,我的自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有很好的技术基础,我们霓虹国一旦决定大力发展互联网,我们的基础搭建工作会非常顺利,且效率极高。”
何成抬起头看着孙振意,沉默着回忆了起来。
此时的孙振意相比于霓虹国的财团负责人们,属于霓虹国内部的年轻新势力。
2000年前后,孙振意最关注的产业就是互联网,对于互联网的发展也一直有着极大的信心。
所以孙振意现在相信霓虹国接下去会重视互联网,会成为互联网大国,很正常。
回忆之后,何成重新低头把手里的文件看完。
“孙总的这个想法我理解了,但我不理解的是,孙总为什么要来找我合作呢?”何成主动把话题推向了合作的事情。
“毕竟,你们跟雅虎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可我们星辰集团跟雅虎是直接竞争对手,你们跟我们合作,雅虎这边怎么办?”
“更何况,其他的米国互联网企业也都是我们星辰集团的竞争对手,你不打算去找他们合作么?”
孙振意突然爽朗的一笑,“何总,选择合作伙伴,需要考虑的点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这家企业的实力。”
“星辰集团已经用连续几年的发展证明了自己的产品创新力,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的产品创新力。”
“正如贵公司最近推出的星河平台,在短短十天时间里就突破了100万用户,并且收获了全网好评,这就是星辰集团的实力。”
“不管是微软,雅虎还是其他互联网公司,他们连同类产品都没有。”
“所以我当然要选择这样的合作伙伴。”
何成笑了笑,并把手里文件递给身后的乔欣露,“那孙总想怎么合作呢?”
“就是最传统的模式,我们在霓虹国成立星辰霓虹合资公司,我来负责打开霓虹国市场的事情。”
“星辰集团的产品配合上我们公司的内部资源和内部运营能力,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星辰会成为霓虹国市场中,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品牌。”
何成半仰起头看了几秒天花板,“成立合资公司...比例呢?”
孙振意犹豫了一下,但只犹豫了一秒,“我们只要51%。”
“只要。”何成很不客气的直接发出了一声呵呵,“所以我们在霓虹国市场的决策权也得交出来对吧?”
孙振意这次倒是很直接的回应道,“何总,虽然我们霓虹国的互联网环境一定会变好,但如果没有一家本土企业的帮助,星辰集团真的很难拿下这个市场。”
“何总应该知道,这并不是我的威胁,而是事实。”
“但我做事,很多时候关注的不是事实,而是原则。”何成的态度瞬间变得强势了起来。
“至于我的原则也很简单,任何市场的星辰集团,决策权必须在我自己手里。”
“我可以让出股份,但不能让出权利。”
“何总,企业国际化的游戏规则并不是这样的。”孙振意提醒道,“你们华夏企业没有太多国际化的经验可能不了解,企业国际化必然会伴随着部分权利和收益的外放。”
“非要死死捏住海外决策权和海外收益,企业很难实现国际化。”
“再说了,对企业来说,收益才是王道,我们负责经营,只会大概率提升星辰集团在霓虹国的收益能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何总又何必如此执着于这个决策权呢?”
“而且何总要明白,站在我的角度,因为我要面对星辰集团在我们霓虹国的本土化,负责星辰集团的在我们霓虹国的内部运作,我是必须要拿到这个决策权的。”
“这一点何总应该很清楚啊。”
“我确实清楚,但孙总看到的是眼前的问题,可惜没有看到以后的问题。”何成表情了起来。
“以后的问题?”孙振意疑惑又好奇的看着何成。
“孙总你觉得如果我们星辰集团真的赢了米国那些企业,我们后续要面临什么?孙总作为霓虹国企业家,应该很容易想到吧?”
孙振意一惊,然后马上否定道,“这只是何总的猜测而已。”
“但如果猜测就是发生了呢?孙总,有些事情,你是扛不住的,只有我能抗。”
“我只能说,对于你提出的合作,我的态度是积极的,只要决策权在我手上,利益我可以多分你一点。”何成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条件。
孙振意有些难受的摇了摇头,“可如果没有决策权的话,我是在没有办法运作,这个挑战太大了。”
“挑战当然很大,但对孙总来说,现阶段选择接受所需要面临的挑战可能已经是最小的了。”何成伸出一只手压在了孙振意的肩膀上。
“嗯?”孙振意看着何成的眼睛,“何总这话何意?”
何成嘴角一扬,“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们华夏企业经常以华夏市场为筹码,从而寻求霓虹国企业的合作。”
“而今天,孙总把霓虹国市场作为了筹码,来寻求我们星辰集团的合作。”
孙振意眼神一震,他好像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就叫趋势。”何成慢慢把手收了回来。
“所以我想提醒孙总,现阶段我们星辰集团能够给出的合作条件,极大概率已经是你这一生能看到的,最好的条件了。”
“十年后,五年后,甚至一年后,恐怕都不会是这个条件。”
“到时候孙总如果再想来弥补遗憾,所需要面临的挑战肯定会比现在更大。”
“一方面,孙总需要面对其他霓虹国企业的竞争,如果霓虹国的互联网市场真能如孙总所预测的那样发展起来的话,过不了多久,我能够在霓虹国选择的合作伙伴应该就很多了。”
“另一方面,你还得面对我这个人的性格挑战。”
“你应该从其他霓虹国企业家那里听说过我的性格吧,我这个人,最讨厌跟犹犹豫豫的人合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