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通过这几轮自我澄清后,星辰集团在霓虹国已经还自己一个清白了。
当然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宁可相信谎言也绝不相信真相的人,但星辰集团倒也不差这点客户。
看着大家的反应比较热烈,雷小米这时直接发出了一声嘲笑,“我最近一直在想,他们到底为什么这么怕我们?”
“我们不过才推出了一款手机而已,就吓的他们第一时间花这么大力气来黑我们,至于么?”
“直到这两天当我开始准备这场发布会的时候,我们终于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他们怕的不是我们星辰集团的手机,他们怕的是我们真的把顾客当上帝。”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了把顾客当上帝这个说法,那我很想问一句,你会把成本300块钱的东西,以3000的价格卖给你的上帝么?”
“你家上帝是姓冤么?”
“哈哈哈哈哈!”现场再次响起了一阵笑声,并且伴随着一阵掌声。
雷小米故作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些年有一个商业概念非常火,那就是品牌溢价。”
“而最能体现品牌溢价本质的东西,在我看来就是品牌授权。”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开始搞品牌授权,他们以一年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价格卖出自己的品牌授权。”
“然后被授权方原本只能卖100块钱的东西,轻轻松松就可以卖500块钱,甚至1000多。”
“但被授权方整个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都跟品牌授权方没有任何关系。”
“被授权方卖的依然还是之前的产品,只是因为贴了某个品牌的标,售价就可以肆意大涨了。”
“所以当我们去观察品牌授权这个东西后就能相对清晰的看到品牌溢价的本质就是我打造出一个品牌后,我就可以靠品牌敛财了。”
“我这里用了敛财这样一个说法,也许有朋友会觉得我用词极端了一些,但这就是我真实的想法。”
“很多企业的品牌溢价就是已经到了敛财的程度。”
雷小米耸了耸肩,表现出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态度。
“当然,搞品牌溢价的企业也知道这个事情的本质其实上不了台面,所以他们一直在努力的合理化品牌溢价这件事情。”
“比如他们提出了品牌价值的概念,让消费者觉得品牌是能给自己带来更多附加价值的,诸如情绪价值,身份价值等等。”
“而从这些年的市场发展来看,品牌价值的概念确实已经深入人心了,很多人就是愿意为了一些附加值,心甘情愿的多花钱。”
“比如买品牌的衣服就显得自己更有钱,更有品味。”
“可大家仔细想一想,这不就是消费主义陷阱么?”
雷小米停顿了一下,现场突然爆发了激烈的议论声。
消费主义陷阱的发展有两个关键阶段,一个是60年代的米国,一个是80年代的霓虹国。
所以当90年代霓虹国陷入经济困境后,关于消费主义陷阱的话题在霓虹国爆发了。
2000年这会儿,正是这个话题在霓虹国爆发的高峰期。
所以当雷小米将品牌溢价与消费主义陷阱牵扯到一起时,特别容易引发霓虹国民众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