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何总具体想合作哪些方向?”就在这时,一路都挺沉默的杨泉开口问道。
何成指了指手里的一份文件,“就像我合作方案书里说的那样,我现在非常关注,并且觉得可以跟咱们长安这边直接展开产业链合作的首要方向就是半导体产业。”
“其次就是通信产业和软件产业。”
“与此同时,我觉得有一个咱们长安这边还没有开始好好布局,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共同展开布局的新能源产业。”
“最后就是我们星辰集团暂时没有太多布局,但我们很感兴趣的长安本土实力产业:汽车产业。”
“我不是指这个方向。”当何成认真的回答完这个问题后,杨泉伸手做了个停的手势,“我的意思是就比如说在半导体产业中,星辰集团这边具体想要合作哪些方向,是某个设备,还是晶圆,亦或者是其他东西?”
“嗯?”何成这时终于感觉到哪里好像不太对劲,先观察了一会儿杨泉的表情,然后转头看向余志山,“是我在合作方案书里表达的不清楚还是我刚才表达的不清楚?”
“我想要的是产业链合作,直接基于产业链,围绕产业链的合作。”
“可何总知道直接围绕产业链合作是什么概念么?”何成问的其实是余志山,但回应他的依旧是杨泉,“还是拿半导体产业链来说,光是一个芯片制造,就涉及十几种关键设备,几十种关键材料,还有芯片设计能力,芯片封装能力等等。”
“星辰集团想要从产业链层面出发跟我们开展全面合作,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吧?”
听着杨泉的质疑,何成继续看着余志山,并注意到余志山给了自己一个非常微妙的眼神。
这一刻何成自然是明白怎么回事了,当场大笑了一声,“看来我确实没有在合作方案书上把事情说清楚,这也怪我,是我先入为主的以为大家都很了解星辰集团的发展模式。”
说话间,何成慢慢看向了杨泉,眼神突然犀利了起来,“但大家既然有合作的意向,你们是不是应该稍微花点心思了解一下我们公司的具体情况?”
感受到何成突然散发出来的气场,杨泉不禁皱眉,并下意识道,“何总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自然是认真了解过星辰集团的。”
何成歪了下脑袋,严肃的质疑道,“那你们应该很清楚,我们星辰集团从决定进入半导体产业开始,就一直走的是产业链模式吧?”
“这个...”杨泉看了一眼余志山后回应道,“我知道何总曾经说过,星辰集团要搞自己的半导体产业就得做好什么都干的准备,就得奔着半导体产业链完整性去努力。”
“可这终究只是何总的意愿,当前的现实情况就是星辰集团仅仅只能在某几个方向上展现出一定的水平。”
“哦?谁跟你说的?”何成直接不屑的冷笑了一声,“这就是你们认真了解之后的结果么?”
面对何成的这一质问,杨泉的脸上浮现出了强烈的疑惑,“难道不是么?”
何成又是一声冷笑,“看来你们确实不清楚,那这个事情就先放一放,我想先问一个问题,从你们这边给到的态度来看,你们是打算深度开放长安国企的合作资源的。”
“那如果说星辰集团在你们心中是这样一个水平,你们这次还准备向哪些企业开放这种合作资源?我有点好奇。”
杨泉听到这个问题不自觉的看了余志山一眼,余志山注意到杨泉的眼神,当即点了点头。
杨泉这才开口回答,“我们目前正在考虑合作的国内民营企业有十几家,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考虑跟部分外企合作。”
“而且坦诚来说,在一些先进技术领域,我们可能会更愿意考虑跟外企合作,毕竟他们的技术更为成熟。”
“当然,在星辰集团有明确优势的领域,我们肯定还是会优先考虑星辰集团的。”
“外企?”何成突然故作一副好奇的状态,甚至是有些期待的看着杨泉,“你们准备跟哪些半导体产业链上的顶级企业合作?还是已经对接上了?”
“因特尔?IBM?德州仪器?尼康?东京电子?你们搞定多少家了?”
“呃...”当何成报出这些企业的名字后,杨泉的表情变得尴尬了起来,“我们的计划可能并不是直接找各个领域内最顶尖的企业合作,而是考虑跟相对领先的企业合作。”
“这是为什么?既然要合作,而且你们这边都拿出了这么主动这么开放的态度,为什么不直接找最各个领域内最顶尖的企业合作呢?”
当何成问出这个问题时,杨泉已经感觉到何成好像在装了,但杨泉又想不出何成为什么要装,所以还是正常回应道,“何总,合作是双向的事情,我们现在还不具备跟那些顶级企业谈深度合作的能力。”
“那你们现在大概考虑的是什么水平的企业?就拿半导体材料来说,你们有心仪的企业么?”
“半导体材料?”杨泉稍稍抬起头思考了一会儿,“森化,关瓷,鑫源光学,和电,这几家都是我们考虑的方向。”
“嗯?”何成表现出了一丝意外的神情,然后转头看向身边的乔欣露,“我怎么听着有点耳熟?”
乔欣露眼珠子一转,然后拿出笔记本翻了一会儿,道,“关瓷跟和电都是我们正在洽谈收购的企业。”
“我说怎么耳熟呢。”何成微微一笑,然后回过头再次看向杨泉,“也就是说,你们考虑合作的企业的大致水平,差不多就是我们星辰集团考虑收购的那种企业的水平。”
“那你们的选择...还是不错的。”
“毕竟一般的企业我们星辰集团也看不上。”
何成语气平静的说着,然而杨泉却已经瞪大了双眼,整个人突然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