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确实是给她的,或者说不只是给她的,是给帮助过秦家的江家人。
大概是怕给江家惹麻烦,信上没有称呼,没有落款,只有寥寥几行字,委婉又克制地表达了秦家对江家雪中送炭一事的感激。
秦家鼎盛时期,门客世交无数。
但一朝落难,昔日那些称兄道弟的“朋友”全都销声匿迹。
只有同样被抄家的江家在这个时候对秦家遗孀表达了善意,她们如何不感激?
那封信所有江家人都传阅过后,江颂宜很谨慎地在烛火上点燃,把它烧了。
“马良,你做得很好。”江颂宜道,“这趟是你替江家受累了,除了出发前谈好的报酬,我会再额外付给你一百两银子的感谢费。”
听了这话,马良眼睛都亮了。
他欣喜又局促地搓了搓手,道:“江掌柜,您给我的酬劳够丰厚了,感谢费我就不要了,我能不能提个要求?”
江颂宜有些诧异,一百两银子,足够马良全家数十年的花销。
马良选择不要银子,而是另提要求,那他提出的要求价值只会比一百两银子更高。
心里虽然这么想,江颂宜还是道:“你说说看。”
迎着江家人的视线,马良道:“江掌柜,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组建一支商队,往关内走商?”
江颂宜微微一怔。
马良继续道:“这次去京城,我说是大开眼界也不为过,见了许多前半辈子从未见过的风景,若非亲自去一趟京城,我都不敢相信有人会花几十两银子买一件衣裳……咱们江记的东西,不管是速食胭脂香水还是布匹成衣,在京城都很受欢迎,您若是组建一支商队,把东西送往京城,不给中间商赚差价,一趟至少能赚一万到三万两银子。”
这个数目让江家人微微一怔。
江颂宜倒是并不意外。
盛徐行送过来的东西有多好她是知道的,但马良外出一趟就能生出这个念头,倒是让她有些吃惊。
这孩子不仅胆大,心思也细腻,还有勇于尝试的勇气,若是能好好培养,假以时日说不定会成为江家的好帮手。
想到这里,江颂宜道:“我先前也动过走商的念头,但前些日子陆陆续续有四五支京城来的商队到江家进货,带走的货物数量还不少,这些东西很快就会在京中卖开,吸引来更多大大小小的商队,这个时候前往京城走商,已经不是最好的时机了。”
马良道:“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晟国地大物博,既然京城已经饱和,那咱们可以下江南,百粤岭南,或者干脆出关,总有需要这些东西的地方。”
江颂宜沉思了半晌,道:“你若是愿意,我不反对,但去江南和百粤路途遥远,路上凶险重重,来回一趟就要一年,甚至是两年时间,还有可能把命搭在路上,你确定要去吗?”
马良用力点头:“我确定!只要您信任我,愿意把商队交给我,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喜欢抄家流放后,我拐个京圈太子爷做夫君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抄家流放后,我拐个京圈太子爷做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