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别别,早说晚说都得说,这事儿最好别私下瞎说。”
一家子心突突的,揣着手,都闹心吧啦的蹲下了。
他们也不是非得听那些不能瞎说的事。
但显然浮大白哥俩觉得他们有必要从头听一听。
事情很简单,就是当时啊,有人造反,造反的人呢,是皇帝的亲兄弟,所以皇帝他就不太信。
让钱公公和秦明义带人去查,要是没事儿就都好,有事儿就带着他的口喻去阜城找那个镇北将军调兵平叛。
好像本来应该带着兵符圣旨才能这么干,但应该是提前说好了,反正只要他们俩有一个人到了就好使。
皇上不信那个兄弟造反,钱公公和秦明义也没太信,那个王爷据说人挺好,一直都很忠心。
所以都觉得是有人造谣,只是不得不查查,都是抱着走个过场的心去的。
结果刚一到,就被人围了,劈头盖脸一顿毒打,还被人一通乱杀,带去的人都死了,就他俩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才知道人家是真反了。
完了这俩人逃跑掉坑里了,再后来不就碰上了老浮家的人了嘛,之后的事没什么好说的,反正他们赢了,王爷过几天会押送回都城。
说起来他们也是命大没被人认出来,不然这家子连着那俩都得死路上。
他们一家子也算立了点功,恰好秦明义和钱公公都是真知恩图报的人。
所以就先帮了他们个小忙,就是帮着把浮二白的舌头变了下长短。
这事儿确实得谢人家。
路上大郎真没看住,被浮二白一石头砸晕了。
人家身残志坚爬着就走了,一边爬走一边嚷嚷他儿子要杀他啥的。
正好遇上了先回来给皇上复命的秦明义和钱公公。
秦明义和钱公公开始还没认出来他,后来看了两眼认出来了,这不是路上疯疯癫癫老跟他们抢肉那小子嘛?
路上俩人就看不上他,老觉着这疯子有点问题,但也不好说什么,万一说错了,人家是真疯那多不好。
结果这会儿浮二白也认出了他们,叫着他们名求救,说他儿子大郎二郎和老浮家那些人要合伙谋杀他。
这……管他真疯假疯呢。
秦明义抬手就把他舌头割了,钱公公还埋怨他下手慢呢。
毕竟他们俩跟老浮家其他人才是真有交情。
他要光说自己儿子还好,把一家子都扯进来,他们俩又不是啥为民做主,断案的青天,给他断那个官司去呢。
何况那家子对这次平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就是真有这事功过相抵也就算了,他又没死。
何况他们俩真不觉得那家人能干这种事,一路上这人都讨人厌成什么样了。
那家人也就嘴上嫌弃,实际上处处迁就,怎么可能要杀他呢。
由他们动手,这罪名也很好找,什么胡言乱语,妨碍公务,诓骗朝廷命官,挡着他们回京了,什么都行。
要不是记着这是老浮家的人,直接归反贼那堆儿里去也没人会细究。
等浮大白他们追上来一说,在找着被砸晕还被推草丛里去的大郎,再一对,果然,他这刀挨的不冤。
就浮二白都那样了,还没忘了把亲儿子身上的钱顺走呢。
要不是浮大白他们想带回家再处置,秦明义帮他们杀了也不是不行。
反正秦明义和钱公公的意思是让他们回来做好准备,也就在这几天会有封赏的,但不会太大。
大概率是能在秦明义手底下,所以职位低点也不怕,以后都能再说,要是一下太高也惹人眼气,他们这个家世容易出问题。
而且最重要的是,浮大白说:
“人家说了,浮老二咱们随便弄,他能给兜着。”
一家子默默看他:口说无凭啊!
浮三白心领神会掏出一块牌子来:
“秦明……秦大人的,随时可以拿牌子去锦衣卫找他。”
浮三白差点又一时秃噜叫人家名去。
一块金灿灿不知道什么材质的牌子,前头刻着“锦”,后头写着秦明义和些外貌描述。
阿元挠挠头,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我真睡醒了是吧?”
浮大白嘚瑟道:“闺女你醒着呢!你爹要当锦衣卫了!”
浮三白也和赵氏嘚瑟:“你爷们也成了。”
李氏和赵氏的鞋也又有用了:
“你要疯啊!你知道人家衙门口冲哪儿开,就嘚瑟起来了!”
“你们俩要是敢出去胡说八道去,老娘就锤死你们!”
老杨氏也摸着锤子威胁道。
八字没一撇的事儿,又和锦衣卫有关系,还有什么造反的皇帝兄弟,那都能乱说嘛!
可别再招出祸来!
一家子喜是肯定的,但不仅没狂,反而更加谨慎,把孩子们挨个嘱咐过一遍。
才看向浮二白。
老杨氏叹了口气:“老二啊!我们怎么处理你才好呢?”
浮二白唔唔的说不出话来,一动就疼的脸抽抽,在地上蛄蛹蛄蛹的……
老杨氏也没指望他能回答,而是问一家人道:
“都说说,都是怎么想的,老二毕竟是二房的,就从大郎他们开始说!”
喜欢捡到福宝后我全家都成了对照组请大家收藏:(<a href="http://www.cwzww.com" target="_blank">www.cwzww.com</a>)捡到福宝后我全家都成了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