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到天光大亮,就到了十二月七日,赵府寿宴当天。
寿宴的在晚上开始,所以也不急。
一家子各做各的事,阿元这个好不容易多天假的小孩也不得闲,被李氏抓着。
老老实实陪娘亲练仪态,还要再给她顺一遍可能看到的人都是什么模样,大概性格什么样。
这些都是浮大白打听来的,还有一点点阿元听到的,李氏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但到了日子,她居然一紧张忘了大半。
还要阿元再给她絮叨几遍,说的口干舌燥的阿元,甚至想给她写下来算了。
但这种东西,写下来也得烧掉,留着万一被发现怪惹事的,还怪浪费纸的,李氏当然舍不得,倒是挺舍得费她闺女的。
阿元背的都有点生气了:
“我都背好几遍了,你只听我背,自己不背,那管什么用!”
李氏理不直气也壮的着急道:
“那我不没记住嘛!你你你,你再来一遍,别耽误事儿,那个和赵夫人交好的是谁来着?”
阿元:……坏娘亲!我才没有耽误事儿!
“奶奶,你快管管你的儿媳妇呀!她太笨了!笨的我嗓子都冒烟儿了!”
阿元趁李氏掰着手指头在哪儿数人,跳下炕,提溜着鞋,撒丫子就往老杨氏屋里跑。
“哎!阿元你给我回来!”
李氏抓了一下没抓着,忙低声喊了一声。
但阿元早就跑没影告状去了。
过一会儿老杨氏就喊道:
“老大媳妇,实在不行你睡一会儿吧,放松放松换换脑子,然后再让阿元给你说两遍。
你这么个记法,又紧张又着急,越想记住不就越记不住嘛?”
家里有读书人,她们又跟着识字,对背东西这事儿还是很有心得的。
李氏的记性也不算差,这么点儿东西早该记下了,就是突然要一个人和那么多大人的夫人混在一起太紧张了。
李氏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这会儿抓不回闺女,脑子里乱糟糟的一句都快想不起来了,只能应道:
“好吧,娘,我听着了,我睡会儿。
阿元,你早点叫我啊,别让我误了时辰,别忘了啊!”
家里人全都松了口气,总算不用听那没完没了的磨叽声了,立马七嘴八舌的应道:
“叫你叫你,一定叫你,快睡吧嗷!”
约等于犯了众怒的李氏,把门关了,不情不愿,唉声叹气的躺下睡了。
阿元靠在老杨氏怀里感叹着:
“还得是我奶奶好!”
老杨氏板着脸,任她靠着,嘴里还要嫌弃嫌弃:
“你个小事精呦,你娘让你背两遍还不乐意了,那你记住了以后要是有个什么事不也能用上嘛?”
阿元纠正道:“是好几个两遍呢!再说了,我记性才没娘那么差,我就是现记也能记的住!”
老杨氏撇撇嘴:“还怪厉害的呢?”
阿元骄傲又自信:“那是呗!我可厉害了呢!”
老浮头在一边一本正经的点点头:“孩子聪明,随她爷爷了。”
阿元感觉这话怪耳熟的:
“我爹说我随他呀!”
老浮头洗脑有一嘴:“你爹不我儿子嘛?他不也得随我嘛!你想是不是那么回事儿?”
“好像……还真是!”
阿元感觉还怪有道理的。
老杨氏瞪着老浮头骂道:
“欠的你!你不糊弄家里这几个傻孩子,你是不是特别难受?本来我们孩子就瓜,那不越糊弄越瓜嘛?”
摘不掉瓜名的阿元立马抗议道:“我不瓜!!!”
寿宴当晚,收到阿元一包点心的赵茹特别想问问阿元:
你是不是傻?
但她克制住了,耐心的问阿元:
“你可别告诉我这是你家的贺礼!你不会抠到一块玉佩都舍不得买吧?”
阿元一副你在说什么傻蛋话的表情,告诉她:“当然不是,我又不瓜!
这是黎姐姐做的点心,我送包给你尝尝,我家的礼物我爹娘交给门口的收寿礼的管事了。”
也不聪明的赵茹这才松一口气,放下心来,把点心交给丫鬟小芷,拉着阿元往一个厅堂里走去,边走边悄声告诉她:
“今儿个来的人不少,但请的大多都是锦衣卫的人,我奶奶今年没想着大操大办,所以请的人不算多,但有些没请到的也来了。
还有些大人家的孩子,事儿多的很,偏我是主家的还不能跟她们对着来,你一会儿就跟在我身边,我先带你认识一下我的朋友。
回头我要是有什么事要走开,你就跟着她们,看在我的份上她们不会欺负你,我再让小芷跟着你。
都知道你家和秦伯伯关系好,料也不会有什么人故意找你的茬。
要是阴阳怪气说些什么你也未必听得出来,就是听出来了你也装点傻,可别惹祸上身,有的人我家都惹不起。
你要是能交到几个朋友再好不过,要是交不到你就吃吃喝喝混过去也不吃亏。
今天我们都得老老实实的,绝不能惹事!懂了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