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家和家里人说了一下今天的事儿。
老杨氏想的到更多些:
“老大老三要是能一直干下去,位子再高些,那以后这样的宴会怕是还会有。
那些规矩什么的,都用的上。
以后老大媳妇和老三媳妇就不要再继续做工了,和两位掌柜说一声。
你们还有老四媳妇,就在家里,让阿元把规矩写下来,都好好学一学。
早先就说要开间铺子,家里的钱,虽然不够买但租还是够的,都好好琢磨琢磨干点什么,总比做工赚些。”
李氏已经感受到了差距,自然是同意了,赵氏王氏也没什么意见。
二房的大郎二郎和浮四白倒是仍旧继续在外干活。
五郎六郎,兔子杏子也在家里,干些家务。
虽然少了点收入,但浮大白和浮三白俸禄以外还会有些其它收入,再加上大郎他们的工钱,家里日子还是不错的。
李氏赵氏不干活也没什么。
一家子都没有异议,阿元当晚就写了好几页规矩出来,又给娘亲两个叔母还有奶奶解释了一遍,这才被赶去睡觉。
留下大眼瞪小眼的婆媳四人努力学习。
开始学行礼什么的学的倒还容易。
但等阿元在赵府学起了琴棋画还有点茶插花之类的玩意儿,几人就只有干瞪眼的份儿了。
不说别的光是琴、棋就没有,那东西太贵,她们多少有点舍不得。
阿元倒是都有,不过都是赵茹送给她的,家里人碰都不敢碰,生怕给她弄坏了,还得再买。
一时下不了决心,索性决定先赚钱好了。
家里琢磨了好久,最后还是决定开间大家都喜欢的吃食铺子。
家里人厨艺虽然不算上多好,但味道也勉强可以,就开间不大的小店,卖些普通的饭菜。
成本不高不至于把钱花光,也算有个进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暂且也不用请人,家里人就够用,位置就在东市里,那边她们也算认识了些人。
虽说同行是冤家,但也是熟人,能互相看顾点,何况她们的手艺也抢不了多少生意,铺面也不大。
不至于惹上什么事儿,但开业的时候浮大白浮三白,请总旗陆涛和几个关系好的来吃了顿饭。
都穿着锦衣卫那身衣服,赶店里没什么人的时候来的,不至于吓着客人,又能让人知道这家铺子有人罩着,能少生些事端。
一家都没想怎么张扬,所以也没告诉什么人。
日子平淡且充实,生活充满了希望!
直到阿元听到了福宝的消息!
消息是十二月三十一听来的,眼瞅着就要元旦了。
阿元马上就要放假了,要和家里人好好过个节,把去年没过的通通补回了了,却偏偏又听到了晦气的事儿!
裴素潇看她闷闷不乐就问道:
“你听是不听,我们可是好不容易帮你打听到的,你要是不听我们可就走了!”
阿元赶忙道:“听!当然要听,好姐姐麻烦你们了,你们对我最好了,快和我说说叭!”
裴素潇听了句好听的,满意的点点头。
事儿是邵林芳听到的。
说却是江烟烟来说。
赵茹剥着花生,听个热闹,最关心最认真的还是阿元。
江烟烟也不卖关子,只是把丑话说在了前面:
“那人和你说的那个福宝倒是挺像的,但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我们可不确定。”
喜欢捡到福宝后我全家都成了对照组请大家收藏:(<a href="http://www.cwzww.com" target="_blank">www.cwzww.com</a>)捡到福宝后我全家都成了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