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儿停止了喧嚣……
初阳笼罩了须弥……
“久居须弥自在,说法三千莲台。”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
“但见诸行无常,只觉涅槃清净。”
“任我随风去,品禅还复来……”
无头僧人腹中有声,缓缓落下。
原本脑浆迸裂,头骨塌陷的菩萨头,竟转眼恢复到了原貌。
大光明,大智慧!
一顶圆光自生,普照须弥光景。
无头僧人不再无头,腹中也不再出声。
菩萨头与其断颈处严丝合缝,没有丝毫不和谐之感,仿佛本就应该如此。
但见菩萨睁眼,开口出言。
“贫僧多谢圣僧,解了此劫。”
“若无圣僧,贫僧这颗脑袋,尚不知何时能归。”
陈袆闻言虽心中早有猜想,但如今听其亲口承认,仍有些心情复杂。
回想黄风岭这一路,他所走的每一步,似乎都在其掌握之中。
从初到黄风岭,点明正路难走,需走小道。
再到乱石林,点醒他杀错了妖,需救石敢当,才可解决虎先锋。
仔细想想,也唯有九环锡杖是人皮纸点出的,其余的路貌似都在走,这家伙所给出的路。
“你果然是灵吉菩萨……”
陈袆沙哑着声音开口,语气之中满是苦涩。
石母,石磷磷等等惨剧,都是因祂而起,而他却对此无能为力。
这一刻,他有无数个问题,想要问一问这位灵吉菩萨,可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非也非也......”
“贫僧为道生和尚,并非灵吉菩萨。”
“正如灵吉菩萨可为道生和尚,却并非大势至。”
“而大势至却可为灵吉菩萨......”
自称道生和尚的无头僧人,摇了摇头。
陈袆听得云里雾里,只觉莫名其妙。
什么叫道生和尚不是灵吉菩萨,而灵吉菩萨却可以是道生和尚?
莫非指得是佛教当中,所谓的化身一说?
相传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即三十二化身。
乃是观世音菩萨为济度众生,根据其种类和根性,所示现的三十二种形相。
若以此来看,道生和尚所言,倒是并无什么不妥之处。
无非是在说,灵吉菩萨乃是大势至的应身,而祂道生和尚则是灵吉菩萨的应身。
“不过圣僧此言,放在如今倒也并无什么问题。”
“贫僧如今寻回了灵吉菩萨的脑袋,自然亦可称灵吉菩萨......”
道生和尚笑着开口,虽不再唱些怪腔怪调,但仍没改掉喜欢说谜语的毛病。
“还真是灵吉菩萨的脑袋......”
“那等神佛,怎会落得这般下场?”
“你既可称灵吉,那又是否知道些什么?”
陈袆忍不住开口出声,问出心中所疑。
道生和尚有了脑袋后,似乎心情不错,变得很有耐心,并没有如先前一般疯疯癫癫。
祂抬着头,望着天边若隐若现的‘门’,语气飘忽。
“圣僧有所不知,这还要从那场‘天地大劫’说起......”
天地大劫,神佛寂灭,难逃轮回之苦。
灵吉菩萨为躲避灾劫,自持砍头护身,设法跌落果位,沦为妖魔。
不过世间万物,一切皆需起因,亦需结果。
于是祂收了石敢当为坐骑,并在某一日,佯装歇息小憩。
石敢当自然不会放过这等机会,便砍了祂的脑袋,打碎了小须弥,放跑了黄风怪。
黄风怪卷走了祂的脑袋,这才有了如今的果。
而失了脑袋的灵吉菩萨,便沦为了妖魔,成了道生和尚。
道生和尚只知后果,不知前因,遂而许多事情,也并未完全清楚。
而若按灵吉菩萨的想法,道生和尚只需带着石敢当,静候黄风岭,等待天命人,助其渡过难关。
只等轮回结束,劫难消弭,祂便能再度重登果位。
只不过灵吉菩萨怎么也没有料到,这场轮回实在是太久了……
久到众生沉沦,久到天地生灭!
久到道生和尚,因此变了心性!
“既然祂灵吉可以是贫僧,那贫僧又为何不能是灵吉?”
“劫难消弭,轮回停歇,道生便会坐化,唯有灵吉成佛。”
“可……贫僧不愿。”
“贫僧也要成佛,贫僧也想飞升!”
道生和尚张开双臂,言语之间终于展露几分疯癫。
陈袆见祂这般模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面色阴沉。
道生和尚所讲的故事,虽仍旧有些云里雾里,处处谜语,但却也让他,知晓了不少的事情。
诸如神佛无踪的原因,是因为一场所谓的天地大劫。
而灵吉菩萨之所以掉了脑袋,是因为想要逃过大劫,自降果位。
而石敢当先前曾说过,它犯了一件小事被菩萨怪罪,封进了黄土之中。
这所谓的小事,恐怕指得就是砍下了菩萨的脑袋,打碎了小须弥,放跑了黄风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