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轮到我打水,有什么话,下次再说。”
对张爱妹这“挑时机”
洗澡洗头的习惯,张家人都默认了。
张华根是大家长,在张国强十五岁长得人高马大之后,家里像挑水这种力气活,张华根就交给了张国强,自己基本上没动过手。
张国强本质上不是什么勤快人,家里人多用水快,天天挑水,他哪里乐意,就向张华根和李翠兰抱怨。
重新让张华根出山,那是不可能的。
张爱妹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李翠兰一句要让着妹妹,这挑水的活,当然也跟张爱妹没关系了。
最后,只剩下比张爱妹早出生五分钟的张勤芳,没有选择的接下了挑水的活,跟张国强轮着来。
张爱妹坏就坏在这里。
如果第二天轮到张国强挑水,张爱妹早上、晚上都是基本的刷牙洗脸。
相反,要是轮到张勤芳挑水的话,张爱妹十次里有八次会洗头、洗澡,把家里的水用得干干净净,“方便”
第二天张勤芳挑得满满的。
对于自己的这种行为,张爱妹当然不以为意,更不觉得需要上班又要挑水的张勤芳哪儿辛苦了,继续踢着床角,发出“咚咚”
的声音,吵得张勤芳睡不着:“你上班的那个布厂什么情况,当我不知道吗?”
“你们这些所谓的每天都去上班的人,哪个不是在磨洋工。
你们厂子里生产出来的布,又土又难看,根本就没人买。
织了那么多出来,又卖不掉,都是赔钱货。”
“指不定哪一天,那家布厂就倒闭了,看你还上什么班?!”
张爱妹觉得,张勤芳在她的面前提上班,那是在跟她炫耀。
当初布厂招工,别看只是一个小厂妹,那儿经济效益好呀,区区一个小厂妹,竟然还要用考的。
所以那个李叔把招工的消息传回张家之后,张华根的意思是,让张勤芳和张爱妹一起去考。
要是都通过了,那么他们家可就要多两个工人了,多长脸的事情啊。
跟其他家孩子只能下地干活比起来,能进厂子打工,肯定更好。
只是张勤芳所在的这块地方比较落后,除了这家布厂,没有其他厂子,所以招工特别少,否则张勤芳他们还用考吗?
张华根想得挺好的,他的两个女儿都是初中毕业,别人家的女儿,有些书都没有读过。
不止是小姑娘比不过张勤芳姐妹俩,那小伙子们的文化都未必有她们俩高啊。
同样参加考试,那一准是他的两个女儿录取的机会更高。
张华根对张爱妹倒是信心满满,奈何张爱妹自己不给力,心里清楚她有几斤几量重,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参加考试。
整个张家也只有张勤芳才知道,张爱妹的初中文凭,到底有多水。
她们俩是双胞胎,又有李翠兰去学校向老师打过招呼,上学的时候,张勤芳的同桌永远都是张爱妹。
考试的时候,两人又是前后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