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绍军到达之前,聚集在邯郸的骑兵们就已经离开了,给袁绍留下了一座城池和无数嗷嗷待哺的民众。
没办法,夺取粮食既是他们的天性,也是战略所需。或许未来会有所变化,但是对于现在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轲比能和塌顿对于撤退没有任何意见,在草原上,遇到强敌就退却几乎是最常见的策略。毕竟,大多数草原上的区域,只能够支持非常有限的人口。对方的大军总会退去,等到对方退走,再想办法回来就是了。
而作为前线指挥的牵招和审配,则是希望把袁氏大军让过去之后,袭击对方的后勤路线。让袁绍军尽可能在前往并州的过程中遭受更大的损失。
刘备军的目标不是彻底吃掉袁绍军,而是要统一河北,袁绍军只要无法大规模支援河北就已经达到了目标。如果河北之袁绍军会撤到并州去,他们认为这也是有利于刘备军进一步作战的好事。
终究,刘备军最难的就是如何攻克河北一系列的坚城,尤其是那座被反复加固过,被袁术封给袁绍的邺城。
而在这支兵马里,有一个人倒是想到了一个计策,那就是退走之后再给袁绍军一个惊喜。此人就是庞德,他的计划就是趁着袁绍军退却的时候,给他来个回马枪,趁着对方行军就冲一次试试,能不能斩首袁绍。
这个计划审配看了之后就评价说“此计弄险而无利,不宜”。
对于审配的评价,牵招也是认可的。这有枣没枣打一杆的作战方式,实在是颇有些儿戏。
倒是塌顿和轲比能对此颇为认可,他们这些游牧民,就是喜欢这样的作战方式,反正都是尝试一下,也没有什么坏处。
而袁绍见到刘备军退却,自己也没办法停留,他的五万大军每日人吃马嚼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可是,已经被袭击封锁了数月的邯郸根本无法提供这么多数量的粮草,支持袁绍的大军停留。
袁绍必须尽快进入井陉,那里有高干命人运输到关隘的粮草给养。
只是距离井陉关口,数百里的距离,在两万刘备军铁骑的虎视眈眈之下,怎么走过去就成了袁绍军的难题。
尤其是进入井陉道,到关口之间的通道,实际上已经是不易通行的道路,很容易遭到骑兵的袭击。
在这种地方被骑兵冲垮阵型,就像是公孙瓒被刘备击败的那一战一样,就有可能直接全军崩溃,彻底垮掉。
所以,袁绍在田丰的建议下排出了一个独特的阵型,让?义率领精兵一万和华雄的三千骑兵作为前锋,先行探路设置营垒据点。
然后,再让袁绍主力两万人和公孙瓒统领的七千骑兵随后跟上。这样一来,总是能够保证袁绍大军在这段路程上有据点可用,不至于被刘备军骑兵的突然袭击冲垮,同时还可以在未来把这一系列据点当成是从并州转运兵马和粮草的路线。
这一策略得到了袁绍的当即赞同,如今没有了冀州世家的掣肘,袁绍做决定也果断起来,干脆地选择了最有成功率的撤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