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姬高回归镐京之后,姬发亲自祝贺他的凯旋,在大殿里的文太室里邀请得力的宗室和群臣,为姬高庆祝。
这次大宴,姬高是当仁不让的头等功臣与大贵客。
姬发还特意安排了宗室亲族姬奭、姬甲,太史官作策逸作陪,并请太师姜尚为宴席的司正,监饮酒。
在宴席即将开始前不久,姬发的随从官姬何比对了来宾名单,询问武王还需不需要请其他什么人了。
姬发想了想,下令说:“把三弟和四弟都给我请来。”
于是,三叔姬鲜和四叔姬旦匆忙之中,被请到了文太室里。
姬发一见这两个嫡亲的兄弟,就说:“父王还未走远,我是服丧之人,思来想去,是不能做主的。
不如由四弟作主,为十五弟的大胜庆功如何?”
姬旦慌忙拜谢这位已经身为周王的哥哥,却连连推辞。
年幼之时,姬发孔武有力,好动活泼,比大哥姬考更喜欢打闹,不怎么惹姬昌的喜欢。
姬昌喜欢内心木讷的姬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发现姬旦的异才之后,特别是姬考死后,十分宠爱他,遇事喜欢与姬旦交流。
遗嘱之中,分赏了很多土地和财富给诸王子,却只把自己呕心沥血所著的周易全部传给了四王子姬旦,其余什么也没有。
周人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很多人猜测要不然王位肯定属于姬旦无疑,因为人人都知道,诸王子之中,除了姬考,就属姬旦最像姬昌了。
姬旦一直怕二哥猜忌自己,父亲死后,除了秘密派遣门下八剑客去寻访姬幸之外,自己闭门不出,专心研读父亲留下的周易。
这次被王兄所召,他感到非常意外。
匆匆赶来之后,还被邀作为大宴之主持,自然诚惶诚恐,极力推辞。
姬发笑说:“父王在世时,有大宴,必定要吟诗助兴。
人人都知道四弟有异才,乃是父亲最信任的肱股,每有大宴,父亲都喜欢点你吟诗。
难道朕,就请不动了么!”
姬旦自然没法再推脱了,只好说:“臣以为,三哥更适合做主持啊!”
姬鲜平素跟姬发关系很好,两人比武斗勇赛剑比射,也算是兄弟“武友”
。
他觉得姬发似乎要试探姬旦什么,连忙说:“王兄让四弟主持,你就别推了。
我不喜欢吟诗,杀敌砍头倒十分在行。
四弟你执意不肯,是不是晚上作梦游之术得太厉害,精力太疲倦所致啊!”
姬鲜的话,惹得一干宗族和群臣都哈哈大笑。
周国人人传姬旦会“梦游之术”
,怎么个梦游法,姬家人除了姬昌之外,无人能深知。
大家都把姬旦当成会诸如灵魂附体、呼风唤雨的妖术之人。
这样的人,周国人其实还不以为然。
周国人敬祖先,更信天时与天命,长期的农耕生活,逼迫他们需要仔细观察天地气象、五谷的成长与四季运行。
顺天时则五谷丰登、百畜兴旺,逆天时则颗粒无收、举族饥寒,求神拜鬼那是万不得已而为之,就不如殷商人那么迷信鬼神。
大家笑声四起,半是戏谑半是鼓励,四王子姬旦就知道自己不能再推脱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