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切,尸首都捞到了还能有假?猪脑子!”
......
“许贤弟,你没事吧?”
许澄宁脸色太差了,沈耘都能感觉到她边走边打晃。说来许澄宁也算是为他挡了一劫,否则自己能不能活到现在还不好说。
李少威借着宽大的衣袖遮掩,暗中扶着许澄宁,把藏在袖筒里的东西塞给许澄宁。
“你的浮票。”
许澄宁之前为迷惑郑家,伪造了一份放在马家,真正的浮票早就托给了李少威。
检查过浮票踏入集贤殿,许澄宁的心才真正放了下来。
她果然没有猜错,科考已经被端王、寿王其中一党把控住了,宁王一系插不进手。她安全了。
会试放榜后,京城人人皆知会元许澄宁是绝无仅有的十四岁少年举人,是以她一出现,所有人都知道她是谁了。
谢容斐纡尊降贵地看了一眼,就冷淡地收回了眼光,昂首走到自己的位置。
殿试考只考一道时务策,问“江南水旱频发,凶年饥岁,饿殍遍野,适蛮夷犯境,内忧外患,君欲何如?”
这题极明显地影射了嘉康三十五年的旧事。那一年江南遭逢荒年,流民无数,朝廷正要安排赈灾,北厥突然打进了虎牢关,向朝廷索要巨额黄金,方肯撤兵。
朝中有人主战,但更多的人主和,相执不下。
南地流民迟迟得不到安抚,揭竿起义,落草为寇,于是圣上决定先安内,同意了北厥的条件,派人镇压流民、赈济灾民。
然而,这般下来,国库连年不丰。如今江南收成有所恢复,百姓赋税却仍十分沉重。
谢容斐对此事记忆深刻,盖因当年大伯父便一力主战,一度占了上风,最后却只被派到南边平乱。
他记得,最后是宁王一系的提议被采纳。除了国库拨给的赈灾银外,还以内务专供为条件招徕富商募捐筹款,以修建水渠。父亲身为工部侍郎,这两年几度勘察南边地形,为的便是修建水利,防洪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