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热情的马执事后,姜皓小心的收藏起三清山的入室令牌,他信步起在重建中的扶余城中,想着前程的安排。三清山也在南澹部洲的最北面,不过它是在始洲国,与柏院观所在的上虞国比邻,所以他可以按照原的安排,先去柏院观然后再去三清山。打定主意后,他在扶余城中找到传送阵的方向就开始了远程的传输之旅。
经过连续三天的传送,他已经来到了大秦国的都城郢都,这座郢都城宛如一座巨大的黑色堡垒,傲然矗立在大地之上。它的建造基调以深邃神秘的黑色为主色调,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城中各种基础石料皆精选自北面那广袤无垠、波涛汹涌的沧海之中的黑金刚岩石。此石质地异常坚硬,比重极大,实乃作为防守一方首选的绝佳建筑材料。
正因大秦国广泛运用了此种石料来构筑城池与防御工事,所以在此次惊心动魄的妖兽入侵之际,大秦国遭受妖兽肆虐破坏的程度相较其他国家而言竟是最轻的。凭借着坚不可摧的城墙,英勇无畏的大秦国民成功地将那些凶残狂暴的妖兽抵御于郊外,保卫住了自己的家园和土地。
也正因为这场波澜壮阔的人妖大战,如今的人族世界格局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当属大秦国的国力最为强盛,威震四方。而身为大秦国修仙界当之无愧的领袖——“道生门”,更是在抵御妖兽入侵之时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和勇气。当时,“道生门”毅然决然地派遣了大批修为高深的高级修士投身战场,与妖兽展开殊死搏斗。这一义举不仅让“道生门”声名远扬,更使其一举成为大秦国当下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修仙门派。
一时间,“道生门”的赫赫威名传遍周边各国,引得无数修行者心驰神往,纷纷慕名而来,争相投入其门下以求修炼成仙之道。据各方粗略估算,现如今“道生门”的门下弟子数量已然超过了十万之众,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之中。如此庞大的势力,无疑令“道生门”在整个修仙界乃至人族世界都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大秦国的郢都城盘桓了三天的姜皓再次启程,开始从大秦国向上虞国传送。
经过数日漫长的传送旅程后,在某一天,姜皓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上虞国的都城——那座闻名遐迩的"云谣城"。
这座云谣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海拔高达8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之间。要知道,此地已然位于南澹部洲的极北之地,因此,整个上虞国都处于高海拔区域。
而上虞国中最为神秘和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属柏院观了。它坐落在上虞国的最北部的望月峰上,恰好与妖兽山脉最北端一座高达两万多米的巨山隔空相望。
从远处眺望,妖兽山脉犹如一个忠实的小迷弟,毕恭毕敬地远远仰望着高高在上的望月峰。而望月峰,则如同一尊孤傲不群的巨人,独自屹立于群山之巅。它似乎想要挣脱大地的束缚,腾空而起,远走高飞;但又仿佛被身后连绵起伏的群山紧紧拉住,无法脱身,只能将那登天而去的身姿定格在了这片广袤无垠的山地之中。
从云谣城出来后,姜皓轻身一跃踏上寒霜剑,剑身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他如同仙人一般御空而行。此地曾是人族修仙的圣地,但如今已辉煌不再。
一路走来,姜皓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古代修仙者留下的种种遗迹。那些或高耸入云、或形态奇特的山峰,明显经过了修仙者们精心地雕琢;还有那蜿蜒流淌却又并非天然形成的河流,也是他们以强大法力强行改变地形地貌的杰作。然而,岁月无情,时光荏苒,这些当年刀光斧影下造就的人工印记,正逐渐被肆意蔓延的荒草所吞没。
姜皓缓缓前行,心中不禁涌起无数感慨。想当年,这里曾是人声鼎沸,修仙者们云集于此,交流修炼心得,探讨天地之道。可如今,这片曾经的圣地变得如此冷清寂寥,竟连一个修仙者的身影都难以寻觅。他独自一人行走在这条道路上,耳边只有风声和自己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
当他踏上望月峰时,一段深藏于记忆深处的熟悉之感忽然的自心底深处冒了出来,它是那样的突兀却又是那么的真实,仿佛就是昨夜的自己曾经的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