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条黑蛟被山神踩在脚下,表示已经降伏,但本质上仍是山神的对立者。
再加上两者并非一体,所以这条元气所化的黑蛟却是颇有点儿半独立的灵性与意识。
但因为又是山神形象的附着品,并且在画像中这条黑蛟也已经被降伏,所以虽有点儿半独立,但仍是受神体所控制,处于掌控之下。
此时天子的车驾刚刚抵达,封神仪式还没有正式开始,所以牛牧野还有点儿时间临时研究研究。
他低头瞧了半晌后,忽然心下一动,伸手一指,叫声“小”
,但见这条黑蛟立即应声而小,变作寻常草蛇般大小。
接着这条蛇般大的黑蛟立即顺势飞上去,缠在他右手臂上,颇有点儿操蛇山神的味道。
据说四大天王中的西方广目天王手中便是拿着条蛇,所以也被叫做持蛇天王。
好像还有些神话传说中的形象,也有操蛇天神这种存在,有的还是拿两条蛇,左右手各一只。
牛牧野左手抬起,摸了摸这条变作蛇般大小的黑蛟头颅,这条小蛟还如斯响应,拿头往他手中蹭了蹭,表现的颇为亲昵乖顺,有点儿像宠物的感觉。
牛牧野见状一笑,不禁心头感叹,要是那条真的蛟妖也有这么乖顺听话,能够被他乖乖降伏就好了。
如果有能力降伏的话,他便先暂时不杀,到时左手上也缠条蛟,两只手各一条,看起来更显威风。
需要时,也可以两只脚各踩一条。
临时研究出了这条黑蛟的一种用法后,牛牧野便又接着纵目往下方望去。
但见此时天子刘恒已经下了马车,正在庙外等候接驾的鲁阳县令与一众原本守在工地上的禁军见状,立即向天子齐声行礼。
刘恒摆袖叫众人免过礼后,抬眼打量了下新建成的山神庙,满意地点点头,便抬步往庙中走去。
进入庙中后,但见此时山神像前的祭台上已摆满了各种祭品,主要以三牲为主。
原本三牲乃是指牛、羊、猪,各以其头而祭,谓之大三牲。
还有种小三牲,是猪、鱼、鸡。
但今日乃是封神祭天的大典,眼下的规格自然当用大三牲。
但考虑到山神便是头神牛,那祭品再用牛就不合适了。
所以有人研究典籍后,改而用玉署三牲,乃獐、鹿、麂三兽。
这乃是道家典籍中记载的祭天所用,既然不能用牛,换用这玉署三牲倒也颇为合适。
獐、鹿、麂这三种野兽尧山中都有,也正好就地而取,让禁军派人进山各猎了一头。
祭台之上,除了各种祭品外,上面却是还有另一层石阶,摆奉了许多木牌灵位。
这些牌位却是那日在山顶上所有牺牲的禁军士兵的牌位,刘恒特意吩咐下来,打算让这些为保护他而牺牲的禁军士兵在此与山神一起陪祭。
刘恒后来也曾有派人上山收尸,但可惜那些死去禁军的尸体都被蛟妖给吞吃了,一个都没放过。
也就樊江那日最后与刘恒一起跌下山崖,反而有幸保全下尸首。
无尸可收,刘恒便命人收殓所有遗物,在山神庙外建了一座衣冠冢,并合立了一碑。
而樊江的尸首,刘恒也命人埋在一旁,与其六名手下的衣冠冢合葬一起,也另立了一碑。
而且不止如此,眼下庙中所陪祭的这些灵位中,也有包括樊江等七名刺客在内。
刘恒给出的解释是,樊江等人虽是刺客,但出发点却是为齐悼惠王与城阳王所尽忠。
尽管与他是敌对,但仍然忠心可嘉。
现在七人已死,便既往不咎,为示恩宠,也给他们一个陪祭。
这也是刘恒打算要应对济北王刘兴居谋反的手段之一,除了派大军围剿外,还要先行招降。
剿逆大军动手前,主动献降者,便赦其谋反之罪,既往不咎。
眼下对樊江等七名刺客的这种处理,也是他为这条政策所竖的一个先例,有意派人到齐地宣传,扩大招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