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霖赶紧把两个小妃子揽到怀里,帮她们掩上耳朵。
轰隆的爆炸声响起,普通泥土的城墙残破不全,但是天池水泥的还有半面立着。
杨霖站起身来,拍掌叫好,这水泥算是做出来了。工程营的其他将士,也都十分激动。
他们争辩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觉得这种不甚美观的泥土,会耽搁城墙的进度。
既然有更好地原料,自己的活也好干,质量还高。
在杨霖的心中此事最重要的意义,反倒不是修建新都的城墙,而是终于可以修修路了。
“幽燕武备学校,做出这天池水泥,实乃大功一件。马上传令让杨天赐来一趟,朕要问一问他,如何生产此物。”
水泥的原理十分简单,杨霖收徒之后的第一堂课,就是带弟子们去看石灰工坊。
石灰和水泥都有了,将来的大夏,又将该换新颜!
第七百六十二章 地基铺好
河北东路,工程营大肆兴建水泥厂,招收了一批学徒工人。
这工艺十分简单,稍加训练就会操作了,主要是粘土和石灰的重量配置。
杨霖在新城周围,召集了一批熟练掌握技术的人,送到汴梁,准备做出详尽地攻略,下发到各省。
“只要需求足够强烈,技术就会出现创新”,杨霖不禁感叹。
大夏国土翻倍,想要筑城巩固,然后就催生了工程营,大量的工程刺激下,普通的泥土不够用的,水泥应运而生。
杨霖直接下令,让白时中来新城,准备一下部的动作。
十天之后,白时中带着明堂的宋江、范宗尹两位宰相,和工部、户部尚书,赶来新城。
在风景秀丽优美的山涧营寨内,见到了一国之君,刚刚离开汴梁一个多月,官家的神色更胜从前,看来是过得不错。
白时中上前行礼,杨霖笑着道:“让你们赶来,辛苦了。”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此乃臣等分内的事,何谈辛苦。”
杨霖点了点头,道:“这次把你们匆匆诏来,是有要事相商。去年国库赋税,一共是多少?”
白时中对此如数家政,不假思索道:“三亿六千五百万贯。”
杨霖暗暗点头,心中默想,当初赵佶时候,最多一年是一亿三千万贯。
这已经是破了记录了,大宋在财政一道,确实有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