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2)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日日生 1341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皇帝舍下群臣而去,给了大臣们一个没脸,回到后宫却喜极而泣。

没有什么是在你绝望的时候,突然告知你大功告成来的舒爽,这坠地升空的感觉,刺激到赵佶有些失控了。

随即他就想起了跪地请罪的杨霖,再和那群大臣一对比......

国家需要有担当的臣子,尤其是自己这样的君王,赵佶很有自知之明,他不是有担当的皇帝,他的心思都在山水美人画笔宣纸上,在艺术的海洋里畅游才是他的梦想,他需要一个肱股之臣。

现在看来,能胜任的唯有杨霖,更妙的是,这个杨霖平日里还有各种花样满足自己的兴趣,还能赚到花不完的钱供自己挥霍,这不是就是完美的臣子。

可是刚才自己还大怒喝骂,把他关到了府上,实在太委屈杨爱卿了。

“来人呐,取笔墨来,朕要写一道圣旨。”

小内侍们十分惊奇,官家已经多久没有亲自写圣旨了,都是吩咐梁师成梁公公着笔,根据自己的意思来写。

百官神色复杂的散朝之后,伐夏之战大胜的消息不胫而走。

汴梁,沸腾了。

汴梁的春意,自然要比现在还冰天雪地的西夏得早上一些。

在残冬还未曾全消之际汴梁百姓就仿佛已经从冬眠里醒了过来,冒着尚还凛凛的寒风,就已经有多少人家车马仕女已经在城外汴河上踏青,在柳枝上结彩,在佛寺道观上香,在亭廊之间置酒高会。

消息散播的如此之快,一场不弱于上元佳节的欢庆,自发地开始了。

无数百姓口耳相传,然后涌上街头,燃放鞭炮,悬挂彩幅,高搭彩棚,歌舞宴宴。

曾布的府上,一众官员围着他,却如丧考妣。

在横山出兵之前,曾布就指使手下频繁上书,极力反对童贯伐夏。

这些自诩清流的人,对于蔡京谄媚宦官上位,和童贯促成宋夏连年战争的事,十分看不过眼。

在他们眼里,恨不得武官永远别打仗,或者永远别打胜仗才好。

大宋就维持这个样子,照样的富丽堂皇,照样的歌舞升平,照样的事他们人的天堂。

开疆拓土,在他们看来就是武人蹿升的罪魁,大宋不需要西北那些苦寒之地,现在的大宋才是最好的大宋。

这种想法很煞笔,但是无奈的是,这个时候的人很多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因为他们过得太舒服了!

从来没有一个朝代,臣可以这么舒服,国家这么富,养着几万个闲散官吏,美酒、美人、美景、美食,再来几首诗词,人生为什么还要有别的追求?

现在老太监一不小心快要把西夏灭了,这可如何是好?更要命的是,两封相差不过半天的战报,把他们眼中的奸佞杨霖推到了荣誉的至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