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惧在吐蕃队伍中弥漫开来,紧紧攥住了白兰部蕃兵的心脏。
和西南吐蕃的凶残不同,大宋几代边将努力之下,北线已经有将近三十万吐蕃人归顺内附大宋,这些人就是最好的引路人和前锋。
韩世忠当了半辈子冤大头,立下无数战功,不是被冒名顶替,就是被遮掩瞒报。
唯一换来的,就是几个赏钱,还填不上他的赌债。
如今咸鱼翻身,成为这北线主帅,看着麾下兵马冲锋,心中激荡澎湃。
自从北线开战以来,连个像样的抵抗都没有遇到,唯一反抗稍强的白兰部吐蕃,马上就将被碾灭。
更多的蕃人部落,则是选择内附投降,毕竟他们打了这么久,也有些厌烦了。
吐蕃在僧人的折腾下,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王,归附大宋未尝不是个好主意,遍天下谁不知道大宋的富裕。
王禀笑道:“韩帅,此战过后,积石山附近,已经没有不投降的吐蕃人。听说怒江附近的蕃兵凶悍,把王特进杀回了大理,俺们不妨去支援一番。”
“吐蕃境内,多是旷野,经常是千里无城邑。我们都是骑兵,纵马而去不过一个月时间,应该能拦截住蕃人。不过说真的,俺倒是真想知道,王特进是怎么败的叫俺看来,这场仗,输可比赢还难。”
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营中见冤魂
一路南下,仿佛在追着春的脚步。
天气越来越暖和,本来穿在身上的厚厚的大氅也脱了下来,直到云贵一带,已经是绿意盎然了。
吐蕃人并没有大肆入侵,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实力,一旦追击过深,自己的老巢很有可能被后面的部落侵占。
四分五裂的吐蕃各部,彼此间攻伐征战了百年,早就打成了一锅粥,仇恨这东西越积越深,谁也不敢贸然率兵离开自己的本部太久。
杨霖来到羊宜咩城的时候,已经是春暖花开,原大理都城门户大开,几百员武将迎接杨霖入城。
杨霖曾经带给他们无尽的荣耀,如今已经全部被丢掉了,耻辱印在每一个将士的额头,他们被区区吐蕃追杀了百里,颜面尽失。
一个月的奔波,让杨霖疲惫不堪,摆了摆手示意不需要欢迎仪式,杨霖对跟在身后的将官们说道:“选授、处分、粮草、军械,所有相关的卷宗,全部送到我这里来,另外收拾士气是第一位的,不出十天,我就要继续出征。”
羊宜咩城囤积了足够的粮草,不下二十万大军驻扎,吐蕃人真的打了过来,就算是王黼都能守住。
武将们一看,还以为是少宰对战绩不满,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说话。
他们哪里知道,杨霖这属于累虚脱了,双腿至今还打颤,一动就疼的要命。
进到羊宜咩城,杨霖倒头就睡,无心欣赏这宋代时候大理的美景。
在他的住所,有一个院子,院落不大,充满了大理风情。
一色的青瓦粉壁,水磨青砖铺地,影壁上“福禄寿”的砖雕精致有序。
院落虽小却也五脏俱全,正房、东西厢房、北厅各三间,屋顶低缓,简单古朴,房檐下兵器架上刀枪棍戟擦拭的铠亮。
杨霖到了卧房,竟然也有安神的沉香,看来这里的人生活也不错。他哪里知道,大理国内的贵族,生活质量不次于宋人,安逸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