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望眼色一亮“那属下把她绑来,专门在这里给咱们写。”
杨霖挥了挥手,赶苍蝇似的道“去去去,少在这胡说八道,金人派遣了使者到大宋,礼部必然会敲定人选去金国的会宁府,这人可曾定下?”
吕望拿出一份邸报,道“正想禀报少宰,朝廷派的是太常少卿李纲,刚从地方巡抚调升回京。”
“看来朝中有些门路。”杨霖笑了两声,道“李纲不甚合适,让我爱徒叔通去最好。”
宇文虚中已经入仕,在汴梁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金国开阔一下眼界,锻炼锻炼。
再说了,他曾经在契丹待过很长时间,也有一些出使的经验。
后世更是混到了大金国师的位置,差点从内开花,绑架了金帝。可惜有赵构这个猪队友,把他给卖了。
这个时节,宋金之间关系,绝非简单的对立或者和解,牵涉到许多的利害关系。
什么时候和,和到什么程度,在将来开战时候,占到多少先机,都是出使的人要考虑的。
“不是我偏袒自己的弟子,叔通嘿嘿,着实有些优秀,够给我争气!”杨霖背着手,让跟前伺候的小羌女收起书画来。
吕望眼睛一低,道“属下这就派人去,截停使团,让汴梁换人。”
不在汴梁,就是这一点不好,容易错过一些大事。比如这一次,如果派李纲去,就是一次普通的出使。
或许还能留下一点李纲本人的光辉事迹,比如说怼一怼金国君臣,但是除了给他本人增添光彩之外,毫无用处啊。
让宇文虚中去,至少能摸清金国的局势,顺便做出一些妥协或者争取一些好处。
维持双方的平衡,等待下次再战。自己心中的北境战略,没有人比这个弟子更清楚,他肯定会不让自己失望的。
甚至就算是有了分歧,杨霖也愿意去听他的意见,仔细的沉思一遍,是不是自己真的有了疏漏。
总之,这就是一个得意门生,是杨霖最满意的弟子。
---
京兆府内,人头攒动,几乎是万人空巷。
今日处斩一批弥勒教徒,引来无数的百姓围观,据说这些人是刀枪不入,死了也能接着复活。
京兆府可是很长时间,没有见过这么多人一起问斩了,来看热闹的着实不少。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弥勒教徒,特地来看官府出丑,自己的教友们大显神威。
在一处三层的茶楼顶楼雅间内,杨霖在栏杆前,喝着茶看向下面。
这些被蛊惑的蠢货,还都一副不怕死的样子,果然是没有脑子。
死到临头,还在想什么弥勒转世,救他们出苦海。
能够受人蛊惑,干出杀人活祭的事来,足见其本性也不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