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当是教育,儿臣发现,但凡贫穷者,无一不是文盲,他们除了种地外,仅能做些体力活,已跟不上我大唐日新月异的发展,只能生活在最低层,且,这类人大多在偏远山村。”
“儿臣以为当可适当规划,将这些山民们迁出大山,并在后代教育上下功夫,如此,持续多年后,我大唐应可初步消除文盲与贫困。”
李纯孝认真地想了想之后,这才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嗯,说得不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永远是富国强民的关键,这一点能抓好,我大唐便可永世不衰。”
教育确实是个必须持之以恒的治国要点。
这,不是说说就可以的,而是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唐在这一点上,无疑还有着不少的工作要做。
“还有一条,儿臣于旅行途中发现随着我大唐经济的迅猛提升,官场腐败现象已有日趋严重之趋势,迎来送往间,利益交换的情况不少,若不早做处置,却恐风气逐渐败坏。”
略一停顿后,李纯孝再次抛出了个敏感的话题。
“反腐,又是一个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呵,看来朕这些年太过仁慈了些,以至于蝇营狗苟之辈在所每多,那就杀上一批好了。”
官场腐败就是个顽疾,哪怕到了政治相对清明的后世,也一样无法根治,所能做的也就只是一轮接着一轮的反腐而已。
在这一点上,李贤其实也一样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儿臣请命主持其事。”
李贤话音方才刚落,李纯孝就已昂然自请道。
“准了,孝儿可先去御史台主持大局,彻查全国,不管涉及到何人,一体按律治罪,不得宽纵,事毕后,你便转去礼部,主导教育事宜。”
儿子要想有所作为,这,肯定得支持。
李贤毫不犹豫地便拍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