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帝心难测三(1 / 2)

🎁美女直播

见杨嗣昌这边稳如泰山,东林这边慌了,从一开始东林就误认友军,认为李俊业是自己人。

崇祯即位之初,曾经也重用东林,并且在东林的忽悠下,亲自拔除阉党,可到了中后期,崇祯对这群嘴炮的态度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从孙承宗的致仕不被起复,就可见一斑,此刻的东林已经被崇祯打压得够惨了,六部主官皆无东林,连朝中领袖钱谦益再也两年前被赶出了朝廷。

如果卢象升再被打压下去,东林在朝堂中岌岌可危,此战东林可谓也是拼了老命。

可最让东林郁闷的是,崇祯到底是什么态度,如果说杨嗣昌已经被崇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按理来说这锅得卢象升来背,可崇祯却偏偏未提卢象升,反而将一个小小的参将李俊业抬了出来。

从中东林似乎又看到了转圜的余地,京中又无朝中大佬坐镇,东林也是众人无主,商议了一下后,决定敌不动,我不动,先以静制动,先观望一下再说。

就在双方都在观望的时候,一个叫做华远明的御史却出现了。

他风闻言事,上奏一本弹劾李俊业,言在青山口解救百姓的时候,趁机强掠了两千女子入军营,配与士卒,日日淫略,再者组建了一支由良家女子组成的女子医护队,男女杂居,混同一室,与礼不符,有伤风化。

所谓风闻言事,是指可以利用道听途说的传闻来进谏或者弹劾官员。

风闻言事,也是大明言官的权利之一,明朝言官的权利其实是很大的。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然出现了这样一章奏本,崇祯第一感觉这是两派故意投石问路。

当即派东厂番子,将这个叫做华远明的御史,从头到尾的查了一遍,发现这人,出身干净,无朋无派,前身穷困潦倒,到了五十多岁,方才考上进士,最近才开始担任御史一职。

这本弹劾奏章,也是他担任御史的第一本弹劾奏章。

这厮完全就是那种迂腐的比榆木疙瘩还硬的那一类人,此次完全是歪道正着。

崇祯微微一笑,当即大笔一挥,着令兵部,大理寺和锦衣卫一起赴边关调查实情。

没多久,调查人员就回来,一切自然是子虚乌有。

通过这次调查,皇帝弄清楚了事情缘由之后,当即派内侍去将这个御史大骂了一顿,并且言辞非常犀利,

所谓风闻言事,是指可以利用道听途说的传闻,用以进谏或者弹劾,这种方法看似不科举,但是可以很多的监察百官,帝王往往都是鼓励。

御史风闻言事,本来就是职权之一,这位御史不过是正常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但这次崇祯却破天荒的派内侍去将他狗血淋头的大骂了一顿。

崇祯利用这件小事彻底明牌了,东林和杨嗣昌的党羽几乎都是在第一时间,知道了帝王之意。

东林众人自然是乐见其成,可杨嗣昌的党羽却不干了。

几个少壮派的门生故吏来到了杨嗣昌的家中。

“恩师,看陛下之意,似乎是要宽恕这个李俊业,可是这个李俊业毕竟是卢象升的人,陛下这也是抛砖引玉而已,如果这李俊业能够轻易的保住,循循渐至,这卢象升也保得住,照这样下去,依学生们来看,这样对恩师不利。

杨嗣昌环视了他们一眼,不动声色地道:“那依你们看,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