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琅和刘怡瑶他们打完球是下午四点多,几个人商量着要去吃点什么。
刘怡瑶:“严琅,你吃过猪肉羹吗?”
严琅摇摇头。
温大成:“北京人吃猪肉的吧?”
张猛给了温大成后脑勺一下:“人家是北京人又不是内蒙古人。”
刘怡瑶给了张猛一下:“神经病吧,内蒙古人什么时候不吃猪肉了?”
“啊?内蒙人不是只吃牛羊肉吗?”
严琅:“……你们想说的应该是回民吧。我是汉族人,我都吃的。”
刘怡瑶:“听见没,不要丢我们苍南人的脸!”
张猛:“温大成,你太丢苍南人的脸了!”
“干!”
几个人骑车找到了一家流动小摊。
“老板!四碗猪肉羹!”
老板:“料自己加。”
不大的案板上面叠放着许多塑料小碗,里头放着盐和鸡精,边上是一排小料。张猛拿了一个小碗,往碗里加香菜、葱、榨菜、虾皮、紫菜,又滋了些醋进去,然后把碗放到了锅子边。严琅有样学样,也拿了一个碗装小料。很快,锅子边就码好了四个碗。
老板从一旁的盆里挖了些肉粉色泥状物到木制的板子上,然后一手拿板子,一手拿一根竹篾子,把板上的东西往锅里刮。不一会儿,锅里便沸了起来,顶上飘了一层白色的浮沫。老板拿漏勺撇完浮沫,猪肉羹就一粒一粒地浮了上来。老板把猪肉羹捞起来,一一放到小碗里,猪肉羹便做好了。
没有地方坐,刘怡瑶他们一人捧个小碗,蹲在路边吃。严琅一开始还觉得这样真的很没样子,但很快就被同化了。因为其他三个人蹲着,他站着,那场面有点像是包工头和工人,显然他就是最扎眼的那一个工头。蹲下来之后,天下大同,不分你我。
猪肉羹的汤很鲜,肉是脆的,有点弹牙。严琅吃了一口就有点后悔——明明小太阳边上就有一家卖猪肉羹的,他怎么不知道去吃一下,险些错过此等美食。
张猛一边吃一边说:“我要换手机了,我爸说小灵通以后没人用了,但我还没有想好要什么。”
刘怡瑶眼睛一亮:“我给你推荐!索尼爱立信,它新推出的手机有800万像素,还可以自动对焦,拍照特别好。”
“你用过?”
“没有,我爸不让买,说家里没钱了。”
温大成:“我妈买了个步步高,就是那个……哒啦啦啦~哒啦——”
“好好说话,别唱。好用吗?”
“听歌挺好的。”温大成:“靠!要是我买,我就想弄个翻盖的。你们有没有觉得挂电话的时候,啪!来那么一下,特别酷!”
刘怡瑶:“没觉得。”
温大成:“刘怡瑶,你不说话是不是会死?”
说话间,几个人就吃完了。
刘怡瑶推推严琅:“会骑车吗?带带我呗,吃饱了不想动。”
严琅拉过自行车:“上来吧。”
刘怡瑶欢呼一声,踏了上去,拍拍严琅的肩:“出发!我们的目标是……”
温大成接上:“没有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