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对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没有想法呢?无论是为龙还是从龙,成功了都可保家族百年富贵。不过于家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从前在京城的时候,与于家离得远,也就只有逢年过节时会有些往来。于家家主是母亲的兄长,我们的大舅父,以前在闺阁之时,母亲与大舅父的关系并不好。”
江易雅没白在家多待这么多年,她对江家亲戚的情况了如指掌。
“看出来关系不好了,死了这么多人才引得他上门一探,不过他既然愿意来,那就说明在他心里,母亲依旧是于家人。”
江易雅点点头,“从前江家掌权者是父亲,是于家家主的妹夫,而今变成你,就从妹夫变成了外侄女,况且你是最近才寻回来的女儿,与母亲和于家关系都一般,关系不同,也会影响到江于两家的关系。”
所以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于家家主都要来跑一趟,以确定日后局势的走向,试探江易周的态度。
“于家来就来了,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无惧于他,当下最急之事还是人才难觅,鸣玉这几日收拢人才,收效甚微,我在想,是不是哪儿做的不够好。”
江易周很快将于家要来的事情扔到了一边,于家怎么折腾也就那样,连江盛都比不过,能做成什么事。
人才才是王道,她真的想人才想疯了要。
江易雅将这几日江易周和尉迟鸣玉的忙碌看在眼里,尉迟鸣玉举办诗会,她有时间都会参加,想着帮帮忙,可诗会气氛很好,根本没有她帮忙的余地。
尉迟鸣玉本就是长州长大的才女,怎么会不熟悉长州的人呢?所以在江易雅看来,诗会并没有任何问题,一路不通,或许可以再寻一路。
江易雅想到这儿,问江易周:“这几日府衙一直有人劝说你广发招贤令,为何不允?”
江易周冷哼一声,抱臂冷然道:“那群人是想要招贤,还是想要安排自家子弟入府衙,架空我呢?他们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
江易周说完一愣,她好像有些明白为何那些贵女没有像江易雅一样,成为她的肱股之臣了。
江易雅还在苦恼,到底怎么做才能为江易周送来想要的人才,就听见江易周突然来了一句“我明白了”!
明白什么了?江易雅一脸问号。
自然是明白为何招不到贵女做心腹,或许不是贵女们不愿意,是她们家中的父兄在阻拦,是长州城的坏静在阻拦她们。
“明日我就跟鸣玉说一说,咱们得改变一下吸纳人才的方式!”
江易雅不懂,不过她表示,只要江易周有用得到她的地方,随时随地开口,她必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江易周表示,倒也没有那么严重,其实事情不多,她不至于拉胯到让周围人去赴汤蹈火的地步。
当然,这只是一种夸张的比喻,江易雅对江易周的忠心无人能质疑。
第二天尉迟鸣玉到府衙,江易周跟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她写招贤令。
“州牧之前说,不打算利用招贤令广纳人才,如今让在下来写,可是有特殊要求?”
尉迟鸣玉没有在听到后立马动笔,反而是问江易周有没有别的要求,因为按照她对江易周的了解,江易周不会轻易改变主意,所以要写得这一张招贤令,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江易周赞许地看了她一眼,说:“知我者莫过于鸣玉也,这张招贤令给我写上,要德才兼备的贵女。”
“只要贵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