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女子能不能做好官,她暂且先不论,反正这个天下之前已经烂的不能再烂了,有变化,就能一切向好。
最多是好的变化多与少的区别,不可能比之前那种朝不保夕,上有朝堂压迫,下有流寇侵扰,还有可能被蛮族人给煮了的日子差。
江易周要先将官位占上,培养更多贤才,之后才能进行强者居上的真正筛选。
尉迟鸣玉面色严肃地应下了此事,她直觉,这件事必须要做好,做得漂漂亮亮!
开国之初,没有一件事是小事,因为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理,都会成为后人参照的先例。
一件事做差了,可能会影响整个国家,往后百年的国运,必须要谨慎!
第143章 名声
本来是商量怎么处理那些诸侯王与皇亲国戚, 结果最后都转去商量科举了。
江易周深觉手底下人还是太少,以前在长州的时候,加上尉迟鸣玉培养出来的女官, 勉勉强强能维持政务运转,现在规模一下子扩大到全国,真是捉襟见肘。
却也没别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等尉迟鸣玉领了命,离开去做准备, 屋里就剩下元盼雁和上官温苒了。
上官温苒说起另一件事。
那就是在此次战场上,表现非常出色的热武器们。
军械部最近的研究进入了瓶颈期,江易周给了她们研究的方向, 但她们无论怎么研究,都没法突破当前的问题。
所以上官温苒打算,在京城开一所学校。
“臣是从鸣玉之前建立的学堂得来的主意, 学堂培养出的人才, 如今于国有大用, 既然研究走入了死胡同,或许可以靠吸纳新鲜血液,来焕发生机。”
研究迟迟没有进展, 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这是上官温苒第一次主动提出, 要吸纳新人, 进入军械部。
江易周明白,此前上官温苒不说, 是因为她还要依靠那些军械去打天下,能看住现有的研究员, 不让她们向外告密,就已经消耗许多经历了。
如果再吸纳新人, 那就是要再分心,上官温苒觉得不稳妥,这才一直没有动招新的念头。
如今天下初步安稳,军械部的那些新武器,可以短暂尘封,她才开口招新。
这件事,很重要。
武力是立国之本,国家如果不够强大,就等着别人欺负到门上来吧。
所以一定要保持强大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