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啊,那看来你是彻底死心了,这样挺好的。”马尔贝克不怎么走心地安慰了一句。见对方不追究他随便使用琴酒的事了,于是又胆大了起来。想一出是一出地把刚坐下没两分钟的人再次从椅子上拉起来:“对了,之前送来的朱丽叶菲罗还没有醒呢!不过身体已经修复完毕了,你要来看看吗?”
宫野厚司就这么懵着圈,一刻不停地被马尔贝克重新推走了。
460
华盛顿特区3月1日发生的特大分尸连环杀人案,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宣布已侦办告破,为整个华盛顿特区警局1981年的工作开了个好头。
这起案件讲起来足够曲折离奇,整合改编一下,去拍个悬疑电影都完全没问题。
起因是首都一家四星级酒店发生了一起“失误”杀人案——一伙黑色帮派分子分批对某无辜市民进行暗杀行动,结果来投毒的被狙击的认错击杀,自己人杀了自己人,实属黑色幽默。由于案情并不复杂(加上无辜受牵连的市民似乎关系较硬),警方只花了半天时间就结束了案件调查并拉走了尸体。
之后酒店方面安排保洁员去案发现场打扫卫生,结果因保洁员不小心开错了房门而阴差阳错发现了另外一具被害的无头男尸。
这具无头男尸的真正死亡时间早于隔壁黑色帮派的暗杀行动,遇害男子死于前一天开房当晚。由于这间客房从一开始就被预定入住3天,也就是说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酒店方可能要等到3天后才能发现房间内的受害者。
梅开二度,华盛顿特区的警察们当日第二次来到这家连续发生命案酒店。
他们根据受害者留下的登记入住时的身份信息,找到了受害者名下的公寓楼,结果却在受害者的公寓里又发现了“新”的遇害人!
警方经过一番调查取证最终确认,公寓内被碎尸的受害者才是公寓楼真正的屋主,同时也是这一连串案件中最早遇害的。之后的酒店无头男尸案的死者,则是曾参与过公寓碎尸案、并在之后盗用了屋主的身份,制造出一系列屋主还活着的假象。而这一切案件的幕后主使,则是一个名叫安东妮尔,拥有着一头漂亮铂金色头发的女人。
安东妮尔,女,现年37岁。老家在堪萨斯州,曾经当过乡下疗养院的护工。离婚后离开老家,一直没有再找一份正经工作,疑似靠与不同男性维持暧昧关系来生活。此人极其迷恋投资炒期货,可以说她将行骗得来的钱,一大半都投进了期货行业,但要说她的运气和实力嘛,不提也罢。
在与公寓碎尸案的受害者安格斯相处期间,安东妮尔曾带着对方一起炒期货,结果却因对方比自己运气更好、赚的钱更多而心生怨念嫉妒,最终将其杀害。随后又叫来自己另一位男性友人前来帮忙一同处理尸体。
可能是在处理尸体期间萌生了吞占受害者家产的想法,安东妮尔伙同男性友人一起伪造了欠条,再以安格斯欠钱不还为由向法院提交了诉讼。由男性友人伪装成安格斯,完成了这桩诉讼案。
当法院判决两人之间的债务关系成立,安东妮尔真的“谋得”了安格斯的财产后,心生贪念的她再次萌生了独吞这笔巨款的想法。于是最终决定与同伙约在酒店见面,并趁机将其杀害。
安东妮尔这个冷血自我的女人,失误就失误在,还没有真正拿到“遗产”、没什么现金的她,住酒店时选择让她的同伙使用假身份开房。结果她的同伙近期依然在继续假冒安格斯的身份,刷对方的信用卡,以至于让她计划中的“割头隐藏被害者真实信息”的目的一下子成了无稽之谈。而她自认为聪明地杀人后收走了安格斯信用卡,却自己继续刷卡使用的行为,则更是愚蠢至极。
这个女人的第二个失误在于,她没有想到尸体会那么早被发现,并且就是这么不凑巧地碰上了总统遇刺事件,彻底被打乱了其后续的逃跑计划。
安东妮尔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东躲西藏,眼看着自己被睿智的警方包围即将被抓,不想承担法律责任的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买了汽油与打火机,试图最后使用“放火自杀”的方式来迷惑警方——她选择偷住的那家私人别墅,拥有一间隐藏式的地下密室。安东妮尔的打算应该是想烧掉地上建筑假装自杀,自己则躲在隐藏的地下密室里躲过警方的搜索。只是由于其操作不当,引起了整栋别墅的供暖系统发生了连续爆炸,她本人最终还是死在了那间郊区别墅的地下室里,被找到时尸体已经烧得满目全非。
以上,是华盛顿特区警察对这起案件官方记录的通俗讲解版。
别人不知道这其中的关窍,但黑衣组织自己还能不知道所谓的起火与爆炸是什么怎么回事吗?
他们清楚得很,这起连环凶杀案的主谋只是凑巧潜逃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附近,而警方为了快速结案,硬是把他们这边发生的事给套在了连环凶杀案的凶手身上——这属于是米国警察的基操了。比这起案子更加胡乱结案的情况多了去了,最起码这起案件的推理大体逻辑都讲得通已经很棒了。
一些细节上的事——比如凶手为什么没有把公寓碎尸案的案发现场清理干净些再走?又比如两起案件中消失的部分尸体碎块被藏到哪里去了?
Who cares?
毕竟在米国警方看来,如今既然连凶手都已经“找”到了,其他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自然都可以忽略不计。哪怕受害者家属事后追究起来,反正最后抓捕现场发生了爆炸和火灾嘛,这一切就更好解释了,直接说受害者消失的那部分尸体残骸,随本案凶手一起在大火中都烧没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