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孝武掏出自己的名片,上面写着是金融实业公司,又掏出钢笔,不过只写了两样产品:住房排水管材、阳台花样铁栏杆。
果然是建筑类的产品,周长城便慎重地将名片收了起来,盘算着哪个同行在这两样做得较好,说尽快给董哥答复。
董哥却摆手:“不急于一时,现在年底了,工厂都放假了,有的话喊出来认识认识,肯定不能一上来就合作的,何况像这排水管,没那么快能落实招标,我估计也得等过了年才有信儿。”
“行。”周长城答应。
吃过午饭,等董孝武开着车走了,万云刚刚看他们在楼下聊了这么久,好奇问道:“这个董哥身光颈亮,穿西装开好车,是做哪行的?”
周长城把中午董孝武的名片拿给万云看,万云没看懂,金融实业有限公司,有点玄,不是她常接触的商业公司。
以周长城和万云的出身和见识,不懂不奇怪,这是个很复杂的金钱游戏,表面上它看着是金融公司,实际上这家金融公司背后可能关联着十几家不同行业的公司,且法人股东全都不同,如房地产、大型商超、机械设备、公益组织等等,董孝武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桂春生抱着刚喝饱奶,困得眯眼睛的小猪尾巴,坐在摇椅上,慢慢晃着,金口吐出两个字:“掮客。”
甚至是白手套。
周长城恍然大悟,顿时又觉得十分合理,董哥虽不再给领导开车,可原先的身份实在太适合做这种中间人了,他拿起那张名片,看了又看,再看看桂老师怀里的儿子和眼前的妻子,心动得更厉害。
桂老师一看周长城的脸,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说道:“阿城,你那个朋友说得对,若是做这门生意,那就得找专业的财务人员做账,不能小打小闹。他能以合规的条件把订单拿到手上,那后面接单的人,就得操心更多细节。这种钱,好赚,也不好赚。”
好赚是因为钱肯定会到位,看他能分多少来说。不好赚的是,恐怕要付出一点自尊和笑脸。
但没关系,赚钱本来就是要赔笑的,给人打工不也一样吗?
“那,合法吗?”周长城问,他并不是那种特别具有冒险精神的人,他只想给妻儿一个更富裕的家庭环境,虽然孩子才出生,连睡觉都要人哄,他已经想到好远,孩子要读好多书,要见识更大的世界,不能走他的老路,这些都需要金钱支撑,以他现在的收入,远远不够。
说到这个,桂春生笑了:“那取决于他的上家能安稳走多久,又是否能平安下台。”
总之,钱可以挣,机会也合理。自然,也有赌的成分。
万云看周长城在认真思考,也没去打断,她不是城哥那行的,不知道其中的利润和订单量会有多大,但心中默叹,条件似乎非常不成熟,现在存折上的钱只剩一万多了。
在家带孩子的十天很快就过去了,周长城依依不舍,出门前,他把周之慎那嫩嫩滑滑的小脸蛋亲了又亲,直把人亲哭,留给老婆哄,这才出门,回到昌江去上班。
刚一进办公室,丁万里就来了,还关上门,先是恭喜周经理当爸爸,随后又神秘兮兮地对周长城说:“老大,姚生从富士康挖了个很有资历的项目工程师过来。”
周长城看着眼前那几叠要自己签字的单据,顿了一下,抬起头:“什么时候的事?”
“上周你在家陪万云嫂子的时候,姚生让叶特助来跟我们说的,说今天就要过来报道了。”丁万里是周长城一手提拔的,现在是项目部的二把手,他对这个上司很有几分忠心。
周长城转开钢笔盖子,又看看桌上的小钟,九点十分:“姚生这周在这里吗?”
丁万里点头:“说不定等会儿就来喊你开会了。”
“嗯。”周长城脸上没什么表情,飞快地在桌上积压的单据上签字,“项目都顺利吗?”
“勉勉强强吧。”说到这个,丁万里就有些不爽,前阵子姚生把他们项目的所有订单排序都打乱,又恰逢周经理请假回去看老婆孩子了,他们所有人忙得颠颠倒倒的,没放过一天假,姚生看订单进度这么慢,参与到销售和项目会议中时,又莫名发了几次脾气,“周经理,我隐约听说,香港那头好像有几个设计和报价工程师干到年底就辞职了,姚生近来都非常不高兴。”
“辞职?”还是好几个人,周长城这回是真的惊讶上脸了,“为什么?”
香港总部的技术人员工资不低,最基础的也有一万三港币,比他们大陆的工程师高了十倍不止,梁志聪那种级别就更不必说了。
丁万里这种小职员哪儿会清楚总部的事,只说是听到叶特助打电话时无意听了两句。
周长城后来找机会问过赵前进,赵前进奇怪归奇怪,不过并不持久,他是管人事这一块的,对员工流动看得很开,像是普工,今年厂里有一百个,明年说不定就会换五十个新面孔,高薪水的工程师跳来跳去也很正常,特别是在有公司开的价比昌江更高的情况下。
丁万里拿着周经理签好字的一叠单子出去后没多久,叶益豪过来敲门:“周经理,姚生叫开会。”
“来了。”周长城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拿上钢笔和笔记本,往会议室走去。
会议室里,梁志聪、周长城、魏振汉、叶益豪、赵前进,几个技术骨干,除此之外,还有一张紫红色脸的生面孔在,恐怕就是丁万里早上说的那位新来的资深工程师。
姚劲成是老板,他是最后到的,但也没有迟到多久,一进办公室,就笑着恭喜周长城:“周工,喜得贵子,恭喜贺喜!”说着递上一个红包,“公司给的,祝小朋友健康成长。”
“我替小孩多谢姚生。”周长城笑着,客气地用双手接过来。
寒暄完这个,会议就正式进入议题。
姚生指着新面孔说:“大家认识一下杨志荣,杨工,在富士康做了六年项目工程师,参与过的大项目非常多,英语也很不错,经验很丰富,今天入职昌江。”
大家鼓掌欢迎后,姚劲成对着周长城说:“周工,你和杨工都是做项目的,多沟通多交流。”
“当然当然,杨工你好,我是周长城,负责昌江所有订单的项目情况,还有部分工模设计。”周长城伸出手去,和杨志荣握手,“请多指教。”
杨志荣身材五短,但手上很有力气,跟周长城握手很真诚:“周工,久仰,我听同行说起过你,流程管理做得很强,是很有能力的工程师。”
“过奖了,都是公司和姚生给机会。”周长城笑着把姚劲成推出来,握手过后,各自坐下。
姚劲成先是说了一下昌江大致的情况,无非就是现在大环境对中国大陆制造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机会,全世界都在发力,尤其是欧美一些老牌工业国家,已经走在工业3.0的前端,甚至德国那里已经慢慢有学者提出工业4.0的概念了,昌江也会往自动化生产靠近,这些都离不开在座的努力。
前面一些大的演讲说完,姚劲成自然又开始说到昌江手上的客户,都是欧美来的订单,利润率高,只要服务和质量好,客户重复下单的次数就多:“那些鬼佬都是很死脑筋的,他们第一次认定你这个公司了,那下一次他们还会继续找你,所以我们必须以专业的态度去服务客户的订单!”
在这些方面,周长城是非常认可姚生的,制造业讲究的就是个真材实料,来不得一丝一毫的作假。
随后,姚劲成便开始分配工作,对周长城说:“周工,你现在手上项目多,压力太重,所以我特意请了杨工来替你分担,你也能少加点班。”
周长城一早就做好这个准备了,他无声地点点头。
姚劲成看周长城没有太大的情绪,也没再看他,而是拿着支笔,不紧不慢,一下一下敲在会议桌上,声音很慢:“周工,欧洲日本的项目你和你部门的人继续跟进。美国那里所有的新旧订单,全部由杨工接手,你派人跟他交接清楚。”
周长城暗暗地吸口气,心中飞快计算美国那些订单的利润和奖金额数,有不满,但没有力量和姚生抗衡,他这个“周经理”的权利,都是姚生赋予的,只能装作大方地说:“好,那就有劳杨工了。”
这个“分权”,出现得比他想象得要早,他以为姚生至少会等到明年开春再说。
“赵主管。”姚劲成又点名赵前进。
“嘿嘿,到!姚生请吩咐。”赵前进立即举手,带着点狗腿兮兮的。
姚劲成:“你快速招聘熟手的项目经理,给杨工组项目部门,员工标准对标周工手下那批人就行。”他还是认同周长城培训下属和管理流程那一套的。
赵前进领命:“好咧,我今天就去安排。”
后面大家又讨论了几个超过百万美金项目的进度,今早的会议就差不多了。
在周长城站起来出去之前,姚劲成忽然笑着问赵前进:“赵主管,周工这次请了几天假?”
赵前进对高层管理的考勤都门儿清,很快报出天数:“十天。”
“周工,是你老婆生孩子,又不是你生孩子,意思意思陪护几天就行了,何必搞那么久?”姚劲成的话是带着笑的,却让人浑身不舒服,“男人嘛,别钻在家庭里,还是要为事业和工作多奉献。”
周长城从前全身心地敬佩姚劲成,认为他出身贫苦,一路考上大学,念了名校工科,又冒险创业,挣下这么大的家业,不论是他家里人还是他太太家里人,几乎都安插在昌江各处上班,以一人之力养活两家几十口人,且还能平衡好广深港三地的生意,非常了不起,非常励志,美国人有美国梦,姚劲成就是典型的“狮子山下的精神”——拼搏进取,自强不息,但是今天,那层“了不起”的光芒几乎消失在他的眼前。
这也怪周长城早期太把姚劲成神化了,其实这样大的老板,也只是个人而已。
周长城在这一刻,看到了姚劲成的刻薄和寡情,他也学着姚劲成,面上带笑,平视老板的双眼:“因为我特别愿意陪着他们。”
不是多客气的答话,当然也是心中憋了气,一大早就被“分权”,接着又被警告请假时间过长,但之前为昌江无偿加班的事却又被是做理所当然,佛都有火!
周长城没有等姚劲成再说什么,还是带着那个微微讽刺的笑,从会议室离开了,多不凡的工作,也比不上他的妻子和儿子。
何况,也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又不是他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