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先生连道不敢不敢,看着孔少傅脚步轻飘飘地去了隔壁书房。
当事人走了,镇场子的孔少傅也走了,终于,早已按耐不住的学子们纷纷吵嚷起来。
“卧槽,他还是人嘛!”
“听说燕王世子小时候就有神童的称号。”
“老子今天算见识到了,什么叫神童。”
“这才是优秀啊,燕王世子该坐第一排第一个。”
“人家一来就坐后面,看来是不在乎虚名的。”
“什么叫谦逊,明明牛批惨了,还跟咱坐一堆,有些人就该看看,这才叫低调。”
学堂里议论纷纷,本该讲课的先生刚才也在院子里围观了好一会儿,此刻同样心情激动复杂,也就没有制止学子们交流的声音。
这一战,让朱高炽彻底成名了。
这天还没下学,大本堂发生的事就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朱元璋当时正跟朱标议完政事,坐着喝茶小憩,王太监就进来向他禀报了大本堂上午的事。
朱元璋听完先是讶然,然后就乐了。
“哈哈哈哈哈真想看看孔老头当时的表情哈哈哈哈哈哈。”
本来也挺高兴的朱标一听,再看他父皇幸灾乐祸的样子,不由摇头。
朱元璋:“让大宝下了学来我这,孙儿表现好,爷爷当然要夸奖一番了,臭小子之前也没跟我提他读书厉害啊。”
“哈哈哈哈哈就说我孙儿是小神童,一个个的都以为我老朱是吹牛,这下都看见了吧。”
朱标:“.......”
父皇你得瑟的嘴脸跟老四一模一样。
是谁前两天还在吐槽老四吹过头了,一点不懂谦虚做人的?
朱元璋开心啊,还有些扬眉吐气。虽说今时不同往日了,可只要一想到那些年在读书人那里吃的闭门羹,他心头就有郁气浮动。
别说刚拉起一个大队伍造反的时候了,就是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还是有不少读书人嫌弃他朱元璋是个大老粗,不愿为大明服务,用刀架在脖子上威胁,这些个读书人才低头顺从的。
就是孔老头,一开始也是不愿教他朱家儿孙,端着架子,朱元璋起先超看不惯他,不过孔老头和宋濂一样,在天下读书人眼里地位尊崇,那口气只能先忍着。
后面,孔老头嫌弃他这个儿子,打罚那个儿子,朱元璋还觉得是孔老头内心不服,借题发挥。虽然有马皇后和朱标在一旁解释劝说,朱元璋没和孔老头一般计较,但他心里一直不痛快。
慢慢地,朱元璋也发现,这小老头就是那个臭脾气,倒不是故意针对他老朱。不过误会虽然解开了,朱元璋还是暗暗憋着一口气儿的,就想孔老头哪天对他老朱的儿孙也满意得不行。
不过孔少傅教书育人大半辈子,什么优秀的人没见过,能让他满意到交口称赞,喜爱非常的,那真是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