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年初去应天府读书,三月一考核的武学课大考上,朱高煦凭着天赋异禀和良弓辅助,一举赶超箭术出众的宁王、谷王、朱尚炳三人,成功拿下箭术一科的榜首,成为老朱家有史以来箭术一科年纪最小的榜首。
往年这个榜首不是宁王拿就是谷王拿。
朱棣都没拿过箭术一科的榜首,他上武学课那会儿,箭术最好的是秦王。朱棣是靠综合实力在武学课上争一二名的。
朱尚炳别的不说,只箭术一道还是遗传了秦王天赋,一来武学课就表现优异,把第二名的谷王挤下去,和箭术第一的宁王差距微小。
宁王母妃出身不显,而宁王却硬是靠着文武出挑在朱元璋那里留下印象,更得了朱元璋喜爱
在学堂里,他与小辈侄儿的关系处得不远不近,既不结交也不针对,也不插手他们的恩恩怨怨,默默读自己的书。
在朱高炽这个学神空降之前,大本堂的学霸前三,宁王就占一个。加上他武学课上表现优异,虽综合实力不比谷王等人,但他箭术尤其精湛,还得过朱
元璋赏赐的神弓。
文武出挑的宁王自然而然就成了大本堂的优秀学子代表之一,每年都能靠着学业表现从朱元璋那得到一笔丰厚的赏赐奖励。
宁王与朱高炽同岁,年纪算不上大。
朱尚炳虽没赢过宁王,但到底也靠着箭术扬眉吐气一把,威风凛凛地朝朱高炽兄弟扬了扬手,做出射击的挑衅姿势。
谁知,这点威风仅仅持续了一年,就在今年第一次武学课大考上,朱高煦就掌着一把比他大了整整一倍的神弓,一举夺下箭术魁首。
朱尚炳当时的脸色,简直比吃了粑粑还难看。
朱元璋听闻都惊了一瞬,随即大笑不止,命王太监去内务府挑了不少好东西赏给朱高煦做奖励。
以往朱元璋也时常给兄弟两的处所发赏赐,但都是给朱高炽的。朱高煦得了赏并没多高兴,而是挂着他哥亲手制造(设计)的大弓,仰着脑袋,眼巴巴等着他哥夸夸。
朱高炽就抬手摸摸他头发,毫不吝惜地夸赞道:“我家二宝简直是天下第一厉害的弓箭手。”
朱高煦笑眯了眼睛,露出尖尖的小虎牙。
也就是他身后没长尾巴,不然还不知道摇得多欢快呢。
一旁默默撑着下颌的朱济喜看着两兄弟忍不住心想道,看见平日里桀骜不驯,浑身上下都写着‘别惹老子’几个大字的朱高煦,在朱高炽跟前,凶悍小老虎也化身成了小奶猫,看起来乖得不行。
朱济喜就:“......”
一物压一物,古人诚不欺吾啊。
这兄弟两一个文一个武,偏偏都是优秀得超乎寻常界限了,大本堂的风头全被他们拿下了。
朱济喜文武比较均衡,两门成绩都算不错,只是在这两兄弟对比下,就显得比较中庸了。
但朱济喜性子平和,也不爱出风头,倒是挺自在的。
就是想到回去封地,他父王要知道燕王府家两儿子把风头占完了,怕是要在他耳边嗡嗡不停,朱济喜不由露出个头疼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