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鲁王命人掳走的孩童也被找到了,百姓们把看守的士兵统统杀了,救出孩童后,民乱暴动的声势更大了。
就在证据一一摆上朱元璋案台,他气得恨不得亲手再把那个孽子捏死的时候,郭宁妃还疯了似的大吵大闹,说她儿是冤枉的,肯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一肚子火本就找不到人发泄,朱元璋直接下令把郭宁妃关起来,没他命令,不许人进去伺候,也不许出来一步。
郭宁妃闹了一阵就没消息了,朱元璋也没心思去关注她。
他还要处理那个孽子留下的烂摊子。
鲁王犯的罪过在被有心人利用下,迅速传到附近州府,加上民乱暴动的声势变大,一时半会不好压下去,要是再不制止,他朱家的脸都要被鲁王丢光了。
朱元璋不傻,这里面要说没人搅混水,他是不信的。不过当务之急不是跟这些小人算账的时候。
朱元璋本来想以暴制暴,调动军队先把暴动的乱民镇压下去,解决掉这些不安分的乱民,他再安抚当地受惊受冤的良民。
没错,朱元璋不看谁先错,谁不得已。
鲁王罪有应得,死就死了。
但这些乱民因此聚众闹事,喊打喊杀,那就是造他老朱的反。
有冤屈,大可上京告御状。
他老朱早就说过,会为民做主。
这些人自然是‘有反心’才会被人煽动,才会越闹越大。
朱元璋很生气,就在他下令周边卫所集结军队,强势镇压残杀这些乱民时,朱标得知他的打算赶了过来,好说歹说,还与朱元璋吵了一架,最后朱元璋气得一甩袖,把安抚百姓,镇压暴动一事交给朱标处理。
朱标松了口气,见朱元璋气得背过身去不理人,他嘴唇张合两下,最后也没能说出什么,只说:“儿臣告退。”
待这些事儿了了,父皇的气也差不多消了。
想到事情紧急,朱标也不好耽搁,回了东宫就交代清楚他离京后诸事,又快速下达几道太子懿旨给几个卫指挥使,待一切安排好,朱标就要亲自去当地收拾烂摊子了。
朱标不想大开杀戒,血流成河,但他也明白,不拿点真刀真枪的实力出来,压不住人。
有他亲自坐镇,至少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也能让无辜的百姓多一条活路。
朱标离京前,没有与吕氏见面,不知是他太忙,还是他忘记了。
但这在以前是不曾有过的。
朱标每次离京办事都是会与吕氏见一面,哪怕只是匆匆地说上两句话,他也不会一句话没有就走了。
在他人眼里这不算什么,毕竟事情紧急,朱标确实没有多余时间,但吕氏听到朱标已经出宫离京,她怔了怔,眼中快速积蓄一层晦暗雾团,等她垂下眼睫遮挡眼中情绪时,掌心已被指尖扣破,渗出血丝。
第115章 第115章 流星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