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上位,不会削藩。
既然如此,那他们就让朱标早点‘看清现实’。他那些兄弟可都不是省油的灯,放任他们成长只会威胁到皇权稳定。
一次能容,两次能忍,一而再再而三,就算朱标是软包子也会爆发的。
就算没有他们的推波助澜,秦王迟早也要被收拾。
晋王这些不安分的也会被厌弃。
这几年秦王果然没让人失望,野心越发膨胀,私下几次刺杀朱标未果,虽说朱标面上都不与他计较,给他改过机会,可这心里指不定怎么想。
晋王同样如此,行为无法无天。
可偏偏,燕王朱棣这人不按常理发展。本来是和秦王、晋王一样嚣张跋扈,惹是生非的人,却一年比一年靠谱,越来越得帝心,与朱标兄弟情深,一般人根本动摇不了朱棣的地位。
“谁能想到.....太子走得如此突然,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如今每一步都要小心筹谋,否则多年努力就要毁于一旦。”
听到吕本说朱标‘过分仁慈’,吕氏垂下的眼眸轻闪一下,忽然问道:“父亲,刺杀太子的事您事先知道?”
吕本眉一蹙,看着低眉顺眼的吕氏,眯了眯眼道:“为父还没那般神通广大。”
这话,吕氏心中冷笑,不信。
就算不知秦王具体行动应该也是有所听闻的。
“所以,是秦王所为?”
吕本顿了顿,端起茶道:“朝堂上的事你应该有听说,秦王做的手脚不少。”
倒是知道把水搅得更浑。
一早就把晋王,燕王这些人拉下水,让朱元璋不得不怀疑是有人故意泼脏水。
至于查证,虚虚实实,一时半会儿也弄不到有用的线索。
吕本拧眉,所以他才很想知道朱标去世前与心腹交代了什么。说不得朱标手里就掌握了秦王致命把柄。
“不过,事情怎么走还不一定,如今你孤儿寡母的,最是可怜无助,皇上是看在眼里的。”
吕本和太子一派的势力已经商量好了,扶持朱允炆上位。
如今太子之位的热门人选,秦晋燕三王不管谁上位,对他们都不是好事。
朝堂上大部分都是支持朱标的,转过头来支持朱允炆不难。朱允炆这些年温文谦和的形象也极得众文臣之心。
文臣们受到洪武帝的压迫已经够多了,就想拥戴一个亲近读书人的新皇。
想到什么,吕本眼底不由闪过一道精光,虽说一开始也被朱标离世搞得焦头烂额,但如今冷静下来一想,朱允炆早点继位似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