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全鱼宴吃完,朱元璋还喝高了,被王太监扶着进屋休息,待他睡下,朱高炽和朱允炆才告退。
两人要一起走一段路,一直到分叉路快到了,两人也没说过什么话。
等分路时,朱高炽才停下,转身朝朱允炆微一拱手:“允炆堂兄好走。”
朱允炆回以一礼,温温吞吞道:“你也是。”
然后两人带上随行宫人朝不同方向离去,走了几步,朱允炆忽地回头,看了眼即将转过拐角的背影,眸色不明,很快他又转回目光,缓步朝前走着,袖子里的手指微微用力攥了下。
就在锦衣卫借着调查朱高炽遇刺一事,处理了一批官员,手段狠辣又血腥,近来因为‘立储’一事心思浮动的大臣们忍不住阵阵袭来的恐惧,手脚都老实多了。
有领悟力高的官员看出来,这也是朱元璋对他们的警告,即便有些事是他老朱睁眼默许的,也让他们不要跳太高了。
容易摔得粉身碎骨。
不过这种警告压得了众人一时,却不是长久之计。
立储乃国之大事,重中之重,事关大明未来,还有他们未来的官场生活,哪怕是恐惧忌惮洪武帝,该争该说的时候,也是不能怂的。
当然,这事儿不能太急,还需看看时机,如今洪武帝到底是个什么心思,满朝文武还真没几个能猜出来的。
就在日子看似平静,实则暗涌不断的一天天过去时,潭王自绝的消息毫无预兆地飞入应天。
潭王?一个没啥存在感的王爷,既不是争储的热门,也不是朱元璋看重的儿子,大臣们听到这事儿反应先是一愣,随即就看向皇城。
满目忧愁地想,洪武帝不会因此发火迁怒他人吧。
这潭王怎么想不开.....
第122章 第122章 朕待你不薄!
潭王不是想不开, 他是怕,他是畏罪自杀。
这么多儿子里面,谁暗中搞事朱元璋都不算奇怪,但唯独生性胆小的老八, 是朱元璋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
所以从一开始朱元璋派人暗中调查, 有线索指向潭王, 朱元璋都是不信的。这个儿子他虽然没怎么上心过,但多少还是有些了解。
些许小过错是避免不了会犯的, 但要是参与什么暗杀、刺杀的谋反大事,否管事情做没做,成没成,他能自己把自己吓死。
所以朱元璋就认为是幕后之人混淆视听, 故作迷雾。
在朱标遇刺一事上, 光是朱元璋暗中查到的,被牵连其中的儿子就不下五个。无风不起浪, 换作其他人, 老朱都要统统抓起来,严刑拷打。
宁错杀, 不放过。
可偏偏是在这种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