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还得折返首阳陵一趟,去首阳陵和高原陵拔草。
曹植时不时回头看向子脩、子桓和子涵,心情低落便与杜甫搭话,两个鬼还挺有话题的,所聊都是“平生不得意”。
两人都是年轻时家庭优渥,生活富足,之后官场失意各处飘零。比起曹植的因更改封地而四处走动,杜甫是真的失意潦倒飘零。
杜甫年轻时能观盛唐第一舞人公孙大娘起舞,便知出身并非平头百姓。
小吕借着话题背诵道: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①
曹植连连道好道妙,眼中神采奕奕,夸奖道:“一位舞者的舞蹈竟能如此磅礴大气,杜子美所在的大唐必定是个盛世。这位公孙大娘,后来如何了?是留在宫廷中为舞伎,还是成了哪宫的后妃?”
杜甫连连摇头,听到先人这样的推测还有些不悦,道:“我们唐朝是有舞乐坊的,都是正经的舞人乐人。而且公孙大娘心怀侠义,往江湖为国为民去,后来……”他停顿一下,有些伤感,“后来我只遇到了她的徒儿,说大娘战死了。”
“战死?”曹植脸上的笑意立刻收敛,小心询问怎么一回事,如此盛世怎么会是战死?是遇到了谋反吗?
杜甫几度张嘴,似乎并不想提起那件事。
吕思彤叹一声说:“公孙大娘是死于安史之乱?”她向曹植解释,创造了盛唐的那个皇帝是个很厉害的英明君王,但是他老了,他要享受自己创造的盛世国度,甚至不顾人伦。
这个皇帝前期用人很有一手,制衡之道也玩得不错,但后期他任用一个叫李林甫的奸人做宰相,此人排除异己培养党羽。杜甫几次科考不中,主考官正都是李林甫。
“科举是何意?”曹植疑惑打断,有些东西听不懂。
杜甫便将科举大概给曹植讲述,这让曹植很是惊讶,反问:“如此一来,岂不是天下寒门都有入仕途的机会?也不必举孝廉,名士品评推荐了?也无需定品中正?”
吕思彤点头,说:“是啊,科举制度的影响对后世还是很大的,我们目前的学习制度就是在科举制上改革来的。”
解答了科举制的疑惑继续说回公孙大娘和安史之乱,大唐的子民们对大唐非常有感情,唐和汉有些相似,都是从一个暴政的王朝手里接位,且在自身灭亡之后都陷入了新的混乱。
正因为对大唐有感情,民间也有不少自发抵抗叛军的力量,修仙问道的道人、参禅悟佛的僧人、以及公孙大娘这样的舞乐人,都想要挽救摇摇欲坠的大唐。
张春华也听得入神,追问:“后来呢?救成功了吗?”
后来皇帝把责任甩到了一位贵妃的身上,用她的死换将士们还愿意为他拼命,大唐是救回来了,但盛唐也就此一去不回。
而杜甫的一生,也和盛唐一样,从此每况愈下,茅屋也为秋风所破。
年迈的他困苦潦倒,甚至差点饿死,一心北归,却死在途中的小舟上。
“今闻杜子美之遭遇,植情难自抑,天下才子文人为何都如此呢?好一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曹植泪涕连连,拉着杜甫的手不放,要不是身后站着哥哥弟弟们,真想和杜子美结拜为难兄难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