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闲着也是闲着,从前往后给所有游客望闻切,时不时叹息一声,小吕听着都觉得发慌。
都说最怕中医叹气,车上所有人都被叹气了,总不至于是一整车的人都印堂发黑将死之相吧?什么《死神来了》情节,不要吓唬人啊啊啊!!
一直到把最后一个游客诊断完,华佗叹息说:“你们后世怎么全部都虚得很,就没一个身体是好的。”
“……”吕思彤松了口气,小声说,“亚健康也是健康,不看病就没病。”
华佗:“……你要这样,那没治了。”
QAQ
你为什么就没有扎一针针灸就能百病全消的本事!!神医不会点神术好意思叫神医吗!!
总之,我们亚健康各种虚就是你的错!!
华佗:“……”
向来好脾气的华神医再次语塞,突然嘴巴淬毒,说:“袁绍都没来,怎么像来了一样。”
“……”吕思彤继续小声哔哔。
后面几排像是一个小团队自由行,老朱老马站在过道里听他们对朱棣的看法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时不时摇头。
允炆继位会遇到的问题他都有想到过,甚至朱棣造反……生气的情绪之外,是赞许的。
气叔侄反目,老四的不臣之心。气在他死后,命令就不再具有权威,老四不肯做个辅佐允炆的好皇叔,而是忤逆他的想法要争权夺位。
赞许的也是同一件事,老四能有决心和手段去得到皇位。在他诸多皇子之中,老四是最像他的,能力、性格,正因为太像,反而不能传位。
朝中大臣们畏惧他朱元璋的强权,比起和他最相似的朱棣,仁义敦厚体恤官员百姓的允炆就很受大臣们的支持喜爱。
在无人得知的心底,朱元璋谁也没有告诉,甚至死后到了后世也没有提及过,那一个他自己都不想揭开的残忍想法。
朱允炆比朱棣适合继位,并不是本身适合。而是……而是在长久规划看来更适合,无论是适合治理天下,还是……当垫脚石。
朱棣能辅佐则辅佐,以允炆的聪慧和仁德,以及一众大臣的忠心,会是最完美的局面。
如若将来无法继续辅佐,局面应当也是到了相当为难的地步。以老四的性格,大概率是会反的,而且,会赢的。
但如果选朱棣继位,朱允炆的性格很难造反,但朝中势力本来就倾向于朱允炆更多,有心人想借朱允炆的身份搞事情可就太多了,打又打不赢,只会不利于内部稳定。
朱棣前期也会花很多心思在权衡朝堂上,毕竟是继承父皇留下来的二朝老臣,不能说杀就杀,否则如何服众?
造反就不一样了,今后朝堂上站着的都是明面上绝对支持自己的大臣,看不顺眼想清理掉也简单得很:我都造反了,清理个大臣还需要找正当理由?别说是九族,十族都给你扬咯。
朱元璋欣慰是很欣慰,老四带领大明再次伟大了呢,就是苦了允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