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熟鬼刘备则看出几分,心知她怕不是又要说什么奇怪野史,缓和下气氛也好,便顺着话题询问:“小吕何出此言,是后世专家的说辞吗?”
吕思彤故作失望,说:“庞统死时你痛哭流涕,之后每每提及总是悲痛不已。可是你对孔明呢,唉,他鞠躬尽瘁,死的时候你眼泪都没掉一滴,之后更是只字不提他。还不能说明庞统比诸葛亮重要?”
老熟鬼们和赵云都知道刘备是比诸葛亮先死的,所以这句话传入耳中没有疑惑和生气,而是一种脑子被人掐住停止思考的感觉。
庞统不知道其中缘故,大为震惊,不说和谁关系更好一些,主公乃是仁德之君,孔明又是他三顾茅庐请出山的核心谋士,后来两人的关系怎会发展到孔明死了一滴眼泪都不掉,甚至从此不再提及孔明,怎么会如此呢?
黄忠若有所思,试图理解帮忙解释,他常在博物馆打工,倒是听过不少类似的奇怪问题,属于是后世人们一种异类的冷幽默。好笑的人觉得好笑,不好笑的人觉得很冷。
至于最开始问出这个问题人,到底是幽默还是认真的,就无从考证了。
后来还发展成真有人信了,搬运这个问题来论证刘备的虚伪。
类似的问题,黄忠还听到过:姜维一个魏国人投降之后忠心耿耿,刘备怎么都不见人家一面。
又或者是:诸葛瞻明明是诸葛亮的孩子,为什么诸葛亮一点带兵打仗的本事都没教他。
听了黄忠的解释后,众鬼还是不太理解其中的“幽默”所在。
千年的代沟,的确是很难跨越。
吕思彤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种幽默,抬起自己的手,然后指了指远处的游客,说:“那边那个人,是不是比我的手还小?”
“自然如此。”
“那为什么呢?怎么会有这么小的人呢?”
“因为是在远处,自然就小。”
吕思彤又说:“近大远小,道理我都懂,但是人为什么那么小呢?”
“……?”鬼魂们更懵了,突然用一种关切地眼神盯着吕思彤,平日里分明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能说会道,怎么突然语言混乱就连最基础的认知都出问题了。
诸葛亮抬手捂在她脑门上,不像是有生病的样子,疑惑道:“小吕怎胡言乱语,难道是中邪了。”
关羽想起昨天吃晚饭的时候提到过的地方,如果说的话不正常,是要去一个叫作精神病院的地方。于是他认真询问:“要不要送精神病院去看看?”
再也不玩抽象了!!老实了,求放过!!!
小吕蔫吧下来,叹气道:“好吧好吧,我就是想换个话题放松下氛围。”
此间观念差异惹来的误会诸多,只要本意是好的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庞统倒是逐渐绕清楚了里面的逻辑,效仿比喻说:“相当于有人问,秦军那么厉害横扫六国,为何楚汉之争时嬴政没有趁机灭了两家?”
一旦跳出本身所在的历史范围里,这一种冷幽默好像突然就能get了。
闻言,众鬼都笑了起来。刘备摇摇头,笑着指了指小吕说:“你们后世之人当真是癖好古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