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吕思彤和众鬼回头,看见从阴影角落里走出来一名头发花白的清瘦老太,她肤色偏黑,像是长久晒太阳导致,眼神忧郁缓缓走向这边。
“小吕同志看什么呢。”山馆长疑惑地循着吕思彤的视线看过去,那边什么也没有。
“哦……”吕思彤只能装作没看到,让新鬼们去交涉,自己则问,“对了,这个竹简是哪出土的呀,我还以为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盛行竹简,三国时期是帛书呢。”
“你已经认出这是三国时期的竹简了?”山馆长惊讶,说,“是好久之前的了,现在修复技术成熟了才拿出来修复。”按照山馆长的说法,这份竹简在琅琊古城的景点项目打地基的时候发现的,当时以为会有墓葬,挖掘后却只有一个很小的衣冠冢,初步鉴定只有两件衣服,几份竹简。
在排除了有大墓葬的可能后,景点项目正常落成。
当年文物修复技术不成熟,地方博物馆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就上交到了省博来。
吕思彤点头,说:“嗯……这一份写的应该是《梁甫吟》,另一份可能是家书之类。”
“《梁甫吟》?!”山馆长十分吃惊,相传这是诸葛亮创作的乐府诗,是谁特意在琅琊古城建了个衣冠冢,难道和诸葛亮有关?可是,三国时期琅琊归属徐州,后期一直是曹魏地盘,谁活腻了在曹魏给诸葛亮立衣冠冢。
“这个嘛……”小吕偷瞄正在说话的几个鬼,收回视线一本正经地说,“就是有没有一种可能,黄月英在诸葛亮死后曾经带着孩子来到过琅琊?”
“……”山馆长稍一思索,说,“不可能,不说蜀道难行,黄月英偷偷摸摸来也就算了,带着诸葛瞻到琅琊,不是等于给人送人质嘛。”
“那就是她托人带过来埋着的。”
“啊?”山馆长还是觉得这个可能不大,仅供参考吧就。
吕思彤没再争论竹简的内容,一切还是以修复后的结果为准,何况新来的黄月英对自称是嬴政刘邦和吕雉的鬼存在诸多不信任,只报了名讳没有说其他的事情了。
找了个理由说得赶紧回家,匆匆忙忙都没让山馆长送出大门,就拐跑了鲁班和新鬼。
等到了人少的地方停下,黄月英对这种类似于绑架的行为充满了不悦,很是警惕地盯着吕思彤和一众鬼魂。
黄月英很警惕,经过暗中观察虽知晓是在后世的世界,可面对一众陌生面孔,还自称始皇帝汉高祖汉高后的“鬼”,以及一个自称汉高公主的“人”,当然不可能信。
唯一觉得面容和善的,是自称公输班的匠人,寻常的身份不似皇亲贵胄那么夸张,也就更容易相信。
但这些鬼还有这个后辈,说了很多玄乎的事情,最后是让她跟着一起回家,实在可疑。
吕思彤一思量,与其花时间解释,不如直接一点。
她掏出装了五铢钱的小袋子,道:“呼叫大宝备,听到请回答,帮我转告亮仔:你老婆在我手里!赶紧过来!”
“……”黄月英愣住,完全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听到了呼唤声,五铢钱上走下来两个鬼。
便是刘备和诸葛亮,因直百五铢是刘备的传送点,所以诸葛亮过来也必须由刘备帮忙传送。
在见到这两个万分眼熟的鬼魂后,黄月英瞬间眼泪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