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彤接过杯子一饮而尽,摇摇头说:“哪怕知道就算是真,我们也有办法拿回来,我就是生气。不是生气它太远,太难,是气它在异邦。传国玉玺的意义,对我们来讲,远比你们当年更甚。哎呀!我当然希望它是假的,又怕它是假的,担心真的不知不觉运出去没有线索,那还不如是真的,可它不能是真的!”
诸葛亮站到边上摇扇子给她降火,看了看荀彧说:“签证材料已经整理好了,待批准下来后出发便是。对方敢公开宣称是传国玉玺,即便是造假,也该是见过真品。”
“嗯。”吕思彤眉头紧皱地点头,抢过诸葛亮的扇子把风扇地呼呼作响,还是觉得生气。
她看向刘备,又问:“这事你问过老王了吗,他那边有没有什么反应?”
刘备则说尚未,老王今明两天休假,自己明面上并不是协助调查玉玺一案的成员,开口询问这事并不妥。
“我去找老王聊聊情况。”
老王的电话没打通,只好先发了几条消息过去询问,看他什么时候空闲了应该会回复。
手机聊天列表里的几位圈内人士都发来了相关新闻的链接,且她之前把馆长们拉进去的大群,今天也格外热闹。
高馆长:[这事影响太大了,简直是我们考古人的耻辱啊!]
成馆长:[真假还不一定,当地的华夏盟会从来没有过相关消息]
苏馆长:[语音60s]
向来温婉端庄的苏馆长此时破口大骂,夹杂着诸多方言脏话。兴许是从来没见过老苏如此愤怒的一面,群里竟安静了一分钟。
随后。
高馆长:[语音60s]
南馆长:[语音60s]
山馆长:[语音60s]
原来是都纷纷加入了唾骂行为。
明朝皇帝朱元璋也发来了消息,尽管明朝的时候传国玉玺已经遗失,他家的玉玺是另外刻的,在位的那些年一直也有惦记哪天突然就冒出来个传国玉玺,受命于天。
[等我们回来,千万等我们啊。]老朱第一反应就是家里这些鬼肯定要远洋的,所以拉着老马就打车回来集合,生怕他们连夜出发。
网络各平台对这事也争论不停。
传国玉玺对华夏人来说意义太重大,在尚不明确真假的前提下,一件失落多年的珍宝出现在国外,很容易就被默认为真,因为在数百年前,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珍宝被抢夺出去的事件。
本身任何一件珍宝在海外,就能唤起人们心中的屈辱感,更何况是传国玉玺这样的等级。
热度高挂不下,最开始的风向还挺正常,一致对外唾骂曾经的强盗和后来的叛徒。逐渐的,开始有人带偏方向,竟骂起了自家人来。
无论到哪都有人在讨论传国玉,晚饭出门,就连小区门口遛狗的大爷大妈都不聊孩子改聊玉玺了。
鬼魂们很惊讶,他们一度以为珍宝文物只有相关人士才在意,毕竟在他们那个时候,百姓们其实并不在意什么家国荣誉,能吃饱饭就行,秦汉也好,魏蜀吴也罢,都是权贵的天下,玉玺在或不在这片土地,又不能让粮食多产量,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