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药材一下子装好船跟马车。
几人陆续登船,徐大媳妇忽然道:“叶老板,之后县里的药材你们还收吗?”
徐大赶紧拉住自己媳妇。
“行了,这时候说这个干什么?”
人家能帮一次就是好的了,再说,他们专程来收甘蔗的,不是收药材的。万一人家以为他们贪得无厌怎么办。
叶以舒听得清楚,回头看着众人道:“这个我也不能保证。不过药材我先拿到府城去问问行情,若好卖,下一次收甘蔗的时候我会让人送信过来。”
“诶!那就谢谢叶老板了。”
大伙儿虽没听他确切答复,但有这样一句话,心里还是有点希望。
叶以舒想到他们的药材多半山上采的多,想罢还是忍不住道:“山林药材虽多,但不好竭泽而渔。你们这地方好,有些特色药材。要是因地制宜批量种植,到时候没准儿也能形成产业。”
“不过种药材难,我也只是说说,你们听听就好。”
人群后,穿着私服的苟长风闻言沉默。后又笑了笑,招手带着师爷悄悄走了。
“你说,如何个因地制宜批量种植药材?”
师爷想罢道:“跟种甘蔗、粮食一般,利用咱这儿的自然环境,在已经开垦的土地,或开荒的土地上种植。”
苟长风却道:“我起先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现在似乎有更好的法子。”
因地制宜……
那些个药材本就长在山林里,也没见田间地头有哪出生长。他先前如何说服百姓在地里种本地药材,但土地就那么多,种了甘蔗种了粮食,哪里有余地种药材。
那何不种山里去?
它们本就长在山里,他们只需要播种,还不占用耕种的地……
不得不说,这哥儿点醒了他。
*
告别了县里的人,就在要走的时候,林恣的信送来了。
叶以舒是坐在船上拆开的。
信上只一句:等着便是。
叶以舒看了一笑,将信放到宋枕锦面前:“你瞧瞧,这哥儿就乐意看着我们浪费时间。我在这儿绞尽脑汁想办法,他在那儿稳坐钓鱼台。”
宋枕锦往信上一扫:“我以为阿舒与他已经知根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