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斋店面扩大了,需要的人手也多起来,单是厨子便另雇了两个,都是有些手艺的。
只梁翁性子傲,一把年纪了还是驻守厨房的第一线,花点从不肯假手于人,说俩厨子要学的东西还恁多。
至于做那酪饮、冷淘面倒是无妨,梁翁说那些不需要技术,有手就行。
史如意哭笑不得,但想着这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忙点好,闲着反倒容易闲出病来,就和罗娘子哄着梁翁,说做花点怎能离得开他,客人都是冲着他这手艺来的。
梁婆婆也有活干,祥和斋瓷瓶中插的兰花茉莉,都是她在后院种的,每日里“心肝宝贝”地伺候着,闲时还唱小曲给花听呐,别提有多用心。
就连花花都成了团宠,花花毛茸茸的,很是亲人,来这作客的贵女们都爱她,还有主动拿了小鱼干来投喂的。
史如意听莲心这么一说,便在一楼坐了等罗娘子。
楼下大堂坐的多是女郎身边伺候的大丫环,上头伺候的人不用这麽多,她们便在下头等着,也闲话,也打叶子牌,好不热闹。
“如意姐,你来啦!”
远远地便传来一个兴奋的声音,由远及近,像个小炮弹,一头扎进史如意怀里,抱着她的腰蹭了两下。
不是旁人,正是翠丫,她今年不过十岁的年纪,已是极懂事了,空闲时候都来店里帮忙,还跟着梁翁和厨子学手艺,跑上跑下,一个比几个都能干。
史如意揉了揉翠丫的脑袋,发现她身上斜挂着旁囊,问道:“翠丫刚下学?”
近几年,长公主始在各地修办女子学堂,堂下坐的是女子,堂上授课的亦是女师傅。由朝廷拨专款,束脩收得极低,一般平民家也是负担得起的。
识字是好事,若再会些算账的本领,能去外头铺子谋个活计。
虽还有很多人家心怀疑虑,但那有远见的,早都把自家闺女送进去读书了。
温妈妈之前也向太太曾氏求了恩典,让史如意和香菱每日做完晚膳,也去这女子学堂学读书识字。
曾氏心善,府里有想去学堂读书的丫头,都应了,只一条,不能耽误自个儿的差事,否则有的罚。
史如意本就忧愁该如何名正言顺地坦露自个儿会认字的事,正是求之不得。
香菱也学得认真,晚上回府,白日里在学堂听师傅怎么讲的,照葫芦画瓢,依样讲给温妈妈听,也算作温习,二人如有不懂的,便一同去问史如意。
云府中许多丫头都结伴去了,如果不是有长公主设这女子学堂,她们一辈子都不会识得字。
凭这一条,史如意便在心中叹服长公主。
达则兼济天下,长公主这番举动,在史如意心中投了一束光,让她知晓即便在这个时代,女子也能努力成就一番功绩。
虽然如此,长公主在朝野之中名声却十分不好,她是圣上最疼爱的亲妹,却至今未有婚配。
世人都道她不守妇道,刁蛮擅权,府中如流水般养了许多男宠,日夜笙歌,又仗着自个儿独得圣上信赖,将枕边男宠皆送入朝廷谋取官职,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