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还是第一次听说,需要加尿素和硫铵的,像他们这代人,用的基本上都是复合肥或者复合农药,基本上一袋解决所有,农民其实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成分,就知道抽穗期用抽穗肥,长了虫就喷复合药剂。
“尿素和硫铵……这些是你自己配的吗?”
他不禁问。
这些市面上应该都是单卖的吧,用量和用法都很考验人,这一亩叶片发黄、灌浆慢,另外一亩灌浆也慢、但粒重大、叶片浅绿,两者要施用的肥料浓度和配方肯定有微妙的不同。
“是啊。”文郁点点头,“我看过市面上热门的肥料配方,虽然说很万金油,但缺点也是因为万金油。全面均衡发展,就意味着优势得不到扩大,短板也没办法填补完全。”
这种懒人适用的复合肥料是万能药,而文郁自己调配自己使用的是特效药,花费的精力不同,自然效果也不一样。
因为耕地较少,所以这种方法对目前来说,是最适合的。少而精的对症下药,反而能得到最大效益。至于扩大种植范围,后期的人工管理,那就得培养相应的理论实践人才了。
像卡尔他们就是第一批培养出来的苗子。到现在为止,也算是花了文郁不少心血和时间,等到再扩招时,文郁就不必再亲自培训,可以升级做总领指挥的领导班子了。
元帅看了看,忽然推着轮椅慢慢靠了过去,医生见状想拦——毕竟再往边上走一点,就是沟塘了,虽然可能性比较低,但也有可能翻车的,到时候情况就遭了。
出门在外,除了健康之外,元帅的形象也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元帅根本没给他发挥的余地,手掌轻轻一推就过去了,稳稳地刹在了水沟前面,一弯腰,就探到了沉甸甸的穗子。
摸到手上的分量,他顿时吃了一惊。
“怀均。”他忽然道,“你过来看看。”
程怀均这时不明白他的意思,连忙出列,学着他的模样也捧起一把稻穗,顿时嘶地一声,脸上露出些许的疑惑。
“你也发现了,是吗?”
元帅目光微斜地望着他。
“……是。”程怀均又掂了两把,不确定地道,“好像是比x1型的水稻要重一些。”
程怀均小时候家庭还算优渥,没接触过这些,但是他毕业后曾经去做过一段时间的村官,对水稻平均的产量还算是有些数。
x1型是目前最流行的的水稻种子,已经算非常高产了,普遍一亩可以收个2800斤左右,但是文郁田里的水稻,单株来看的话,好像远远不止这个产量。
而且,现在灌浆期还没完全成熟。
他又掂了几株其他的,果然一样的沉重。
文郁嫌他没轻没重的乱碰东西,不是很开心地把穗子收拢好,“我们家的作物不光质量好,产量也很好,没什么好惊讶的。”
都是基本操作。
他天天看夜夜碰,心里早就推算出了每亩的产量,大概在3500斤左右。程怀均听了,嘴巴都合不拢了,竟然足足多了700斤!!
怪不得这田里的穗子都抽得这样高,原来是为了撑住这么沉的稻谷!
而且摸了才发现,已经有不少成型的籽粒,看着各个颗粒饱满,健康得很。
水稻培养到最后,产量增幅提升的空间越来越小,除非优化基因组序列,培养四倍体、或者更多倍体的品种。像程怀均提到的x1型水稻就是四倍体的优化品种,文郁用的也是同样的种子,种植的产量竟然硬生生提高了这么多!!
民以食为天,不管到什么时候,粮食储备永远是立国之本,是一切的基础。
A1星经济高度集中,星球内也有不少蔬菜水果生长基地,但还远远达不到联邦粮仓的地步,真正的粮食供应大星是j星域,气候宜人,是知名的粮食生产地,产出的大米和小麦不管是口感还是价格都很优秀,常年挤占在各星进口第二名。
之所以第二名,是因为它有个致命的缺点,不防潮,气候但凡潮湿一些,很容易就会发霉。储存成本大,运输损失率高。元帅有想过提高a1星的农田利用率,可惜联邦虽然大力扶持,但是出于各种原因,效果却不怎么样。
然而,在这个原本被废弃舍弃的星球,竟然出现了比x1型还要优秀的加强版本。
元帅不可思议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联邦的水稻专家研究数十年,也只是将实验田的产量提高到每亩3000斤的水平,还做不到稳定,没办法全面推广。
然而眼前这个小孩儿,估计都不到二十岁吧,自己在这块地方琢磨来琢磨去,种出来的质量和产量竟然比他们研发的还要好??
“没什么诀窍。”
文郁耸了耸肩,不过这话说得也有点太装了,他想了想,补道,“也许是精神力的缘故吧。”
要说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手底下的植物抗病性和产量都极大增高,那应该就是从觉醒精神力之后吧。
元帅和程怀均对视一眼,彼此心中都升起了同样的想法。
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看来这次来k12星,是来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