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分开,唐园骑着自行车又去附近的制衣厂买碎布。
这次去的那家碎布不多,只有一大包,她以运输不便的由,在厂里就开始“造假”,将一袋子碎布分装成三袋子,又特意让里头的塑料袋多装了一些空气。
这样带回去,保安自然以为她带回的是三大袋子碎布。
碎布带回去,一一摊开进行分拣,适合做普通款钱包的一批,适合做中档钱包的一批,适合绣花的再一批。
有些碎布块比较大的,她单独拎了出来,回头拼一拼,能做成完整的衣服。
之前卖茶叶的时候,回来进出能对上账,她买了不少碎布,一袋一袋都堆在山顶的宅子里,而经过这些天的努力,和她“做假账”的奋斗,囤积着的碎布总算比之前少了一些。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被她搬到了新买的屋子里。
那屋子里头比较小,她就简单搭了一个床架,不然万一有人进去,里面连张床也没有,不大合适。
而除了床外,剩下的地方都堆了一箱一箱的成品钱包,和一袋一袋分拣出来的碎布。
这样搬运过后,她游戏空间小木屋里的东西总算是没有堆积那么满,多了一些走动的空间。
傍晚时分,她送走在外头院子里做小钱包的几人,从屋里拎了一袋子分拣好的布料出来,将布料一袋一袋放在几人的工作台上。
等第二天几人过来,看到的又是满满当当的工作台,听着边上有生意,忍不住小声说话:“还能有活干,真好。”
边上没有人第一时间说话,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开口:“这样好的活,我能一直干下去。”
“我也是。”
说到这里,几人都没有说话,但仔细听,能听到裁剪的声音,显然她们都已经开始今天的工作。
唐园则在收拾了东西过后,背着一个包出了门,往曹婶家里过去。
经过半年多的相处,双方已经十分信任,边上不熟悉的人,甚至将唐园当成了曹婶家的亲戚,关于这一点,两人都没有去反驳,毕竟亲戚上门,才不会引起太多关注。
唐园到的时候,曹婶正在逗孩子。
半年时间过去,原本只会咿咿呀呀的孩子,现在能时不时蹦出几个字来,对唐园也有几分熟悉,见她出现,立即在木制的学步车里蹦蹦跳跳。
唐园笑着上前,将孩子从车里抱起来,眼见着孩子在她怀里也蹦跶,忍不住道:“这孩子力气可真大。”
“可不么,周围都没有这孩子力气大的,我儿子儿媳都说是因为吃奶粉吃的,奶粉果然是好东西,”曹婶乐呵呵道,“你今天带奶粉来了吗?”
“这不是没说么,今天就没带,奶粉又不便宜。”
“我们家不差钱,”曹婶说道,“她爹妈挣了钱,不就是为了给她过好日子么,有条件肯定要好好过,那你包里带了什么?鼓鼓囊囊的。”
两人关系好,曹婶便直接问了。
“一些碎布料子,麻烦曹婶帮我找人做件衬衣,”游戏空间里要买不同的成衣样式,还要多花钱,不如直接让人做,但还有一个目的,“曹婶可以看看,都是白衬衣的料子,量不少,给曹婶也能做一件。”